大家好,我是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的小志愿者于思齐,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船舶之“沙船”》。

中国科学技术馆“华夏之光”展厅2021级小小志愿者于思齐
什么是沙船呢,是运送沙子的船吗?其实不是的。有一种说法是,沙船诞生于长江口及崇明一带,因为崇明岛是长江里的泥沙淤积在长江入海口而形成的,古时称为“崇明沙”,所以在这个地区建造的船被称为“沙船”,也就是“崇明沙船”的简称。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的平底船,到唐代定型。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沙船是我国古代南方江海运输的多种船型“杂交”演变而来的。

沙船模型,图片来源于《中国古代航海》丛书
沙船是一种多桅、多帆的船,船形是方头、方艄,区别于其他种类海船的显著特征就是平底,这样的形状导致它的吃水比较浅。由于吃水浅,为了阻挡船在水面上横向漂移,必须使用一种叫作“披水板”的工具,放在下风一侧,以保证船的稳定性。
沙船行船的动力来自自然风力。帆船诞生之初,船上只有一根桅杆和一面帆,后来逐渐发展为多根桅杆、多面帆。沙船航行时,船员先判断风向,顺着风来的方向扬起帆,使风力的方向与船行的方向一致。主帆在船的重心上,这样能保证船的稳定。而帆的大小、位置也有讲究。沙船船头有一面帆,它的面积比较小,船的两舷侧面也有帆,并且互相呈一定角度,在条件合适的时候,这样的布局能大大加快行船速度。我们平时常用的成语“一路顺风”“一帆风顺”和“扬帆过海”就是古人从船帆技术的应用中得到灵感而创造的。使用风帆可以令船速加快,那么,用什么方法来减慢船速呢?如果要降低船速,可以将船帆卷起来,减小帆的受力面积,必要时可以将帆完全降下来。所以,古人就是通过改变船和帆受到的风力大小来改变航速的。

桅杆上的风帆,图片来源《中国古代航海》丛书
沙船最主要的特点是能逆风行驶,走“之”字形路线。缺点是逆风行驶容易偏离航向,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在船的中部两侧各安装一块木板,起到“腰舵”的作用,保证船沿着正确的方向行驶。古时候,沙船的航行范围主要是长江中下游、长江口以北的黄海、渤海海域使用范围很广。
《武备志》这本书对沙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大意是说,生活在内陆的士兵不习惯在水上作战,而生活在水边的士兵却擅长水战,这是因为水边的士兵在海滨地区成长,熟知水性,在海上出入来回,就像在平地上行走。在今天的南京、太仓、崇明和嘉定等地都有沙船。沙船的船底是平的,不能破深水的大浪,所以更适合在浅海航行,可谓是浅海的卫士。
好了,这就是本期“趣读华夏科技故事”的内容,云端揽胜,乐享科学,敬请大家继续关注中国科技馆“云享科学”活动。

《把科技馆带回家》系列丛书
本文节选自《中国古代航海》,略有改动。
《中国古代航海》/戴天心/安娜/常铖 编著.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21.4(把科技馆带回家.华夏之光)
策划:李广进
制作:王晰玉、于思齐
审核:王紫色、李广进
中国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部(筹)供稿
(本文转载须经中国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部(筹)许可)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刘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