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父亲去世会否影响子女性行为?

来源:


20151217.jpg



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进化理论认为,父亲的去世会导致女儿性早熟,但这一结论的可信度受到了挑战。                                     供图:Rich Legg/iStockphoto


    失去双亲中的一方是否会导致子女更易性早熟呢?一些科学家基于进化论相关观点对此表示赞同。但此一项领域中最大规模的研究之一发现,失去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取决于失去的方式。


    进化心理学家预测,失去双亲中的一位会使子女成长得更快。这一损失向子女传递了未来会更加艰辛的信号,因此要实行一种最优生育策略:尽早拥有尽可能多的孩子,因为自己有可能像父母一样早亡。该策略是一种“预知适应性反应”,在其他动物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哺乳动物幼崽的母亲如果较少晒太阳,则幼崽的皮毛就会更厚。


    即使与人类的丧失至亲和性行为相关的预知适应性反应确实存在,也很难证明。数十项研究已经表明,离婚或抛弃导致的失去父母之一(多数是父亲)与女儿月经初潮、发生性行为的时间提早,最后会生育更多的孩子成正相关。(女孩的性发育及性行为比男孩更易追踪,因为可以将月经时间和生育时间作为标志。)但要将诸如暴力、毒物、营养不良等环境因素剔除出来则十分困难,而这些环境因素很可能会同时影响父母与孩子。此外,父母抛弃子女的行为有可能还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他们的子女也会携带这种遗传因素,从而对他们的性行为产生影响。


    为了排除这些混杂因素,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的生物学家Peeter H?rak和心理学家Markus Valge转而进行自然实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爱沙尼亚的一位名叫Juhan Aul的生物学家谨慎地收集了关于爱沙尼亚人的发育相关数据。他最终追踪了5万名个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研究中许多女孩子在战争中失去了父亲。Aul于1994年去世,将他这宝贵的数据留给了科学。


    “现在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揭示。”H?rak说,“由于原始研究中记录了这些个体的姓名和出生日期,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大部分个体。剩下的工作就是从爱沙尼亚的注册人口中找出他们。H?rak和Valge将范围缩小至1678名女孩,其中12%的女孩的父亲死于二战。如果真的存在预知适应性反应,那么与同龄的未失去亲人的爱沙尼亚女孩相比,失去亲人的女孩就会更早进入青春期,在日后生活中也会生育更多子女。”


    研究结果给了进化理论沉重一击。失去父亲的女孩们并未提早进入青春期,生育第一个孩子的时间也并未提前,近日H?rak和Valge将这一结果发布在《生物学报》网站上。的确,与预测结果相反,在失去亲人的女孩们的一生中,她们平均拥有1.43个孩子,与未失去亲人的女孩们1.73个孩子相比数量略少,而且她们还有7%的可能终生无子。


    这一结果可能与营养不良无关。H?rak指出,失去亲人的女孩们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与其他女孩的一样快。“我们因此排除了失去父亲的女孩们的身体条件不满足使其加快发育成熟的可能性。”


    如果正如其他数十项研究提示的那样,父母离婚而失去家长之一真的会使女孩子性早熟,那么父母死亡带来的效应为什么与之不同呢?一种可能就是进化因素根本未发挥作用。H?rak认为,与离婚不同的是,死亡会为整个家庭带来经济问题,而抚养孩子的花费很高。也许丧失亲人的女性只是做了一个理智的选择。


    但支持进化论解释的研究人员仍未放弃。根据1982年提出的一个观点,在西方文化中,离婚和死亡传达了不同的繁衍策略信号:双亲离婚的孩子收到的信号是父母间的联系和对家庭的投入不如以前重要;而对于由于死亡而失去至亲的孩子来说,悲伤的遗孀则对家庭会更加重要。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化发育心理学家Bruce Ellis说,如果真的存在预知适应性反应,那么“由于分居或离婚造成失去父亲的女性更倾向于提早实施繁殖策略;而由于死亡失去父亲的女性趋向于相反的结果,即发生性行为和繁殖行为的时间会更晚。”而这项来自爱沙尼亚的研究“恰好与这个原始理论相符”。


翻译:谢梦莹

审稿:董子晨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