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科学实验>

烤薄饼为何又松又软?

来源:


关键概念

化学

烹饪

分子

蛋白质


简介

  你知道烤薄饼为什么那么松软吗?为什么烤薄饼菜谱总要提醒你不要过分搅拌黄油?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于一种叫做“谷蛋白”的蛋白质。通过这个活动,你便会明白使薄饼松软的化学原理,以及当黄油过度搅拌后,薄饼的口感反而变差的原因了。

背景

  薄饼糊通常由两部分原料组成:干粉料(面粉、白糖、烘焙粉、苏打以及盐)和液体(通常为牛奶、鸡蛋和黄油)。面粉中含有淀粉和蛋白质。淀粉的化学结构是由一连串的单糖。最常见的单糖是葡萄糖,通常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蛋白质则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化合物。面粉中含有一种叫做谷蛋白的蛋白质,是形成薄饼或烘焙面包中的关键分子,也是提供“松软粘黏”口感的原因。

  干燥面粉中的谷蛋白分子很稳定,也不会彼此粘附。但当面粉遇见水分子后(牛奶或是鸡蛋中含有很多水),谷蛋白便激活了。此时,谷蛋白分子变得很有弹性,且在挤压作用下很容易成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谷蛋白之间开始粘附,最终形成了严密的网状结构,从而很容易黏住气泡。因此,在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便被蛋白网黏住,从而使薄饼膨胀松软,但又不失其形状。

  薄饼菜谱来自CooksIllustrated.com,大约能做12个小薄饼,供4-6人食用。


材料

1勺柠檬汁(一个柠檬)

2杯牛奶

2杯中筋面粉

2勺白砂糖

1/2勺小苏打

1/2勺盐

1个鸡蛋

1勺黄油,融化后稍微冷却

2勺蔬菜或菜籽油

大搅拌碗一个,小搅拌碗几个

12寸不粘锅

橡胶抹刀

搅蛋器

量勺

干粉量杯

液体量杯

3个标签(分别标注“混合至团块状”;“完全混匀”;“完全混匀后再揉3-5分钟”)

炉子

标尺


准备工作

1.当你准备开始烤薄饼时,让父母帮你打燃炉灶,一定要注意安全

2.开始做薄饼和做完后一定要仔细将手洗干净

3.做完后一定要仔细清洁厨房以及用过的餐具


操作过程

1.在大量杯(或碗)中将柠檬汁和牛奶搅拌均匀,并等待其变成糊状

2.将面粉、糖、烘焙粉、苏打以及盐混合至团块状,并标上“混合至团块状”

3.将鸡蛋和融化后黄油缓慢加入牛奶中至完全混合。在粉状物中做一个坑,并将液体缓缓倒入,等待它们慢慢混合,此时黄油中可能会有一些面粉块,但切记在它们完全混合前不要搅拌

将1/3的糊状物转移至标有“完全混匀”的碗中,另外2/3的糊状物转移至标有“完全混匀后再揉3-5分钟””的碗中

4.搅拌“完全混匀”碗中的糊状物直至完全顺滑后立刻停止 观察此时糊状物有什么变化?

5.搅拌“完全混匀后再揉3-5分钟””碗中的糊状物直至完全顺滑后,继续搅拌3-5分钟 比较三个不同标记的碗中的糊状物有什么不同?根据背景知识,猜测这三个碗中的糊状物烤出的薄饼有什么区别,并想象第2,3个碗中的糊状物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6.开火将锅预热3-5分钟

7.向锅中加入一勺油,并均匀覆盖锅底。用量杯从“混合至团块状”碗中挖出糊状物,并均匀的在锅底摊上4个饼,等待饼上冒出较大汽泡,用平铲刀翻面,直至两面呈金黄色后,便可以出锅啦。 在这个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8.观察薄饼的厚度以及松软度,使用标尺测量薄饼的厚度,并写下来。它们升高了多少?在烤的过程中,变宽了多少?薄饼松软好吃吗?保存1-2个薄饼与后续的进行比较

9.同样的方式烤“完全混匀”碗中的糊状物。这个与前面的有什么区别?它们更高或是更宽?你如何描述这个薄饼的口感?

10.烤“完全混匀后再揉3-5分钟”碗中的糊状物。确保每次烤的温度一致。这个和前面两个有什么差异,它又有多高和多宽呢?

11.分别品尝这三种薄饼,比较他们的口感,哪一种更松软可口呢?你又如何描述它呢?

12.完成烘烤后,一定要确定关闭炉头


观察与结果

  第一个碗中的干粉配料和湿配料混合成“混合至团块状”时,谷蛋白还能够变得更疏松,从而彼此相连形成松散的网状。烘烤时,糊状物发酵过程中将会产生许多气泡。谷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能够留住这些气泡,在维持薄饼形状的同时还能使它松软可口。

  而第二,三个碗中,过分搅拌后的糊状使谷蛋白过度活化,从而变得更加坚韧,并且每一个谷蛋白之间形成的网状物更加固定,而使能留住气泡的空间变小。因此使用第二、三种糊状物做成的薄饼的口感会比第一种硬。在烤得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薄饼表面会产生很多气泡。第一种面糊烤制过程中产生的汽泡更小,产生过程也更慢。同时你也可以发现,第二、三种面糊在锅上延伸的更宽。这是因为过分搅拌的面糊形成了更多的谷蛋白网状结构,从而使薄饼更平。


清洁干净

     与家人、朋友以及参与这个活动的所有人分享这些薄饼吧,大家一起吃光它们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