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报道,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 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个3D人造眼球。
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道:“该器件设计与人眼具有高度的结构相似性,当对单个纳米线进行电寻址时,具有实现高成像分辨率的潜力 。”这种3D 人工眼球可以在某些方面胜过人眼,并且可能会在短短五年内帮助成群的部分或完全失明的人。
据《太阳报》报道,该设备通过微小的传感器转换图像,这些传感器对人眼中的光检测感光细胞进行镜像 。这些传感器位于由铝和钨制成的膜中,该膜被成形为半球形,以模仿人类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睛的最内层组织,其将图像转换为对大脑的电神经冲动,以产生视觉感知。
香港科技大学的Zhiyong Fan教授告诉《太阳报》:我认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也许五年内,这项技术就能成熟。
专家称,除了帮助个人提高视力外,这项研究甚至还可以帮助创建其他仿生光敏器件,这些器件可以用于“广泛的技术应用”中。Fan教授说,目前正在计划进行动物和临床试验。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