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
作者/彭柳蓉
成年的红龙会跨越星系回到母星产下幼仔,而它们的母星,正是小男孩儿长生所在的地球。长生受同学欺负,被搜刮走了零花钱,回家之后的他深夜难眠,索性给自己在本子上画的红龙上色,他却不知,真正的红龙已落在了自家的青花瓷鱼缸里……长生和红龙之间会演绎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彭柳蓉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于儿童阅读领域深耕细作十五年,擅长以儿童喜欢的方式讲述科学故事和幻想故事,荣获第32届银河奖“最佳少儿科幻短篇奖”,数次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荣誉。其创作的少儿幻想小说《星愿大陆》系列畅销两百多万册。
内容节选
夜深了。长生沉沉睡去,他梦到了画纸上的红龙在龙泉山上飞舞盘旋,雾气汹涌着,像白色的海。青花瓷缸里,巴掌大的红龙爬上碗莲,躺在莲花里,看起来奄奄一息。它的鳞片上有黑色的瘢痕,小小的龙须耷拉着。它正在缓慢消化蜂巢和蜂群,由此而来的伤害让它和其他红龙失散。
由于虚弱和中毒,红龙的体形急剧缩水,进入大气层后并没有降落在海里,而是落在了亚欧大陆上某个盆地里的一户人家的鱼缸里。
红龙躺在碗莲里叹息。它推测蜂群文明正在将数以亿万计的蜂巢通过小型虫洞发射到银河系的不同角落。蜂群文明所在的深渊大约已经没有足够的可掠夺的资源和能量。它可不希望自己的母星成为新的星球蜂巢。
恢复了一点儿精力的红龙在屋子里巡视,它看到了画纸上的红龙,神色微妙。在长生的枕边降落后,红龙感觉到了一股微妙的能量波动。这微妙的能量波动似乎能够缓解蜂巢带来的痛苦。红龙挨着长生也睡着了。
《找年》
作者/杨万米
李逸认为传说中的年是拯救地球文明的外星人,而夕是想吃地球人的外星猛兽。李逸去外星找年的计划获得了学校分配的研究经费,但对于这项需要乘星际飞船去进行的研究来说,学校给的经费并不够。为此,李逸提早从各位长辈那里预支了压岁钱,然后搭上了星际飞船。传说中的年究竟是不是外星人,李逸又是否能找到年呢?
杨万米,本名杨华,主要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科幻小说和散文。作品见诸《三联生活周刊》《人民周刊》《少年文艺》《儿童文学》《读友》《科幻世界·少年版》等,出版有长篇少儿科幻小说《少年、AI和狗》。曾获新华网“风花雪月”散文二等奖、“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一等奖、“读友杯”儿童文学优秀奖、“温泉杯”童话大赛银奖、《科幻世界》全国校园科幻一等奖等奖项。
内容节选
“然后呢?”爸爸扬起眉毛。
“嗯,那什么什么的……”李逸本来想类比之前的句式给他的论证增加气势,可惜他的语文成绩跟历史成绩一样,只是勉强及格,“多少年以后,人类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外星人,所以说,天道循环——不对,大道至简,我认为,年就是拯救地球文明的外星人,夕是想吃地球人的外星猛兽!”
爸爸假惺惺地表扬了一句“很有见地”,就去看他的新闻读本。妈妈又把眼睛转回了电视——五分钟以内的回放不需要额外付费。
他们可真没有追求。李逸大喊一声:“听我说!我要去找年!”
爸爸的电子读本滑到了地上,妈妈的脚猛地踢到空气屏,误戳(买)了对他们全家都没用的戒烟产品。
妈妈没意识到瞎花了钱,傻傻地问:“找——年?”
“去——外星?”爸爸紧张地问。
李逸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安慰道:“不用你们给钱,我都准备好了。”
“你有钱去外星?”爸爸更紧张了,李逸感觉他的眼神似乎在琢磨有什么值钱的家当可以变卖。妈妈看看李逸,看看爸爸,无意识地把腿伸得更长。自从练了瑜伽,她总不肯好好坐着。李逸赶紧关掉电视,避免妈妈戳中一艘家用飞船。
“我存了些钱,学校也给了我研究经费——”
《迁移画笔》
作者/殷舒
新年将至,身为警察的爸爸仍出差未归,陶子聪知道,他又只能与妈妈一起,在跑星际运输的老旧飞船上度过春节。失落的陶子聪百无聊赖,拿出一盒迁移画笔在飞船活动室作画。另一边,妈妈收到求救信号,求救者自称是星际巡警。
出于陶子聪的期待,妈妈选择帮助求救者。然而当求救者登上飞船后,他们才知道,求救者根本不是星际巡警,而是货真价实的星盗!他们该如何脱险呢?
内容节选
这时,主控室忽然传来来自外部的信息:
这里是星际巡警763号,收到请回答。这里是星际巡警763号,收到请回答。
星盗头子说:“回答他们一切正常。”
妈妈被迫照做。
星际巡警来了?
要不要求救呢?
万一,再次引来坏人怎么办?
陶子聪内心无比纠结。
可是,不求救,听星盗头子的口气,他好像非常痛恨爸爸。如果真的巡警离开了,他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
“做事凭自己的良心,如果再碰到同样的事,我还是会出手的。”妈妈的话在脑海里响起。
没错,就算这次被星盗骗了,但这跟巡警并没有关系啊。就算以后碰到同样的事情,他最多再仔细些,考虑全面些。
他扪心自问,如果再碰到同样的情况,他应该也会像妈妈一样,做出同样的决定。
而且,情况也不可能比现在更糟糕了。
思及此,陶子聪不再耽搁,在向光的掩护下,他小心地画了一个字母,然后用身体挡住,等墙上的颜料迁移出去后,再画下一个字母……
细小的颜料分子像迷你的勇士,穿过飞船墙体材料的缝隙,将那几个字母展现在飞船的外壁上——SOS。
星语星愿
《微型陆战队》
作者/逯金铭
科学家老木外出度假,留下一支由120名微型机器人士兵组成的陆战队看家,临走时,老木交待陆战队队长,要特别注意街道对面房子里的家伙。
在连续击败企图入侵厨房的老鼠和野猫后,陆战队队长决定主动出兵侦查,以了解对面那家伙的动态。不想,派出去的侦查兵才刚刚开始行动,就遭到了炮击。这是怎么回事呢?
内容节选
“中尉,马上派出一架无人机……不,那太招摇了。这样吧,在太阳落山后派出一支三人侦察小队,我要知道对面的状况,但切记不要越界。”
“是——长官!”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远处楼房的屋顶,侦察小队上路了。这是陆战队首次“ 出境 ”执行军事任务。三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仔细观察,确认街面安全后,以最快的速度冲过“ 宽阔 ”的沥青混凝土道路,躲进了路边的家用汽车车轮后面。
再次确认前方安全后,三人做好了第二次冲刺的准备,他们要冲到邻居家门口的院墙边沿下方,用头盔上自带的夜视镜做初步观察。
嗖!
他们还没行动,周围突然一片大亮,疑似照明弹的东西在头顶飞过!紧接着,他们又听身后到“震耳欲聋”的“噼啪”声!
“侦察小队!马上返回!我方遭到炮击!”上尉没想到自己的侦察行动还是迟了一步,对面显然存在某种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他们不宣而战了。
科幻童话
《疯帽子与机械兔》
作者/吴舒涵
“我”是一名帽匠,手艺是祖传的,“疯帽子”的代号也是祖传的。但“我”不想做一辈子的帽子,想当个英勇的骑士,找到公主并保护公主。图书馆的管理员白兔先生听闻“我”的理想后,说要陪“我”去寻找公主。“我”和他一路干了不少闲事,却始终没有找到公主。
后来“我”想到,许多故事中的公主都是被恶龙抓走的,于是“我”将目标转换成寻找恶龙。那么,“我”能找到恶龙吗?“我”会像那些故事中的骑士一样斩杀恶龙、救下公主吗?
内容节选
“你要找恶龙……”一身绿的流浪诗人停顿了一 下,视线望向北边,用一种咏叹诗歌的调子说道,“北边 最高的那座山上,就有一头身长数米的恶龙,它性情凶 悍,无恶不作,扰得周围居民人心惶惶。”
“你没唬我?这之前,我怎么会一点儿都没听说过?”我狐疑地问。
流浪诗人眉头一耷,说话的调子立马恢复了正常,“哦,这头恶龙是新近几天才出现的,鬼知道它到底打 哪儿来。”
我看了他一眼,总觉得他有点儿不靠谱,“如果验证了这条消息的正确性,你需要什么报酬?”
“报酬?不,真要说的话,你早就预付过了。”流浪诗人笑了笑,用手指点了点脑袋上的绿色宽檐帽,上面有不明显的被缝补过的痕迹——那正是我的手艺。
“先前你帮我修好了帽子,你没问我要过报酬,现在,就当是我的报答了……”他话音刚落,忽然瞪大眼睛,“欸,等等!小兄弟,你提剑准备干吗去?”
“去杀恶龙。”我正色道。
“别这么想不开赶去送命啊,小兄弟!听我一言,每个人啊,都有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路要走,”流浪诗人说着,弹了弹宽大的帽檐,“你瞧,你修我这帽子,修得多好!有这门手艺,回头开家帽子店,一定生意兴隆!”
我家本来就是开帽子店的,而我也早就是客人们口中的“疯帽子”了。
科幻阅读课
最后时刻(上)——面对未知的末日世界
领读者/姜未禾
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我们都能找到关于世界末日的故事,这些故事不同程度地倾注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知的恐惧。虽然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向前,科技也在不断发展,但这种敬畏和恐惧却始终没有从人们心头彻底抹去。
在同样的忧虑下,许多科幻作品都围绕自然灾害带来的末日展开了想象。同时,这一题材中也诞生了许多经典的灾难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后天》《2012》都是其中的代表性影片。
对科幻作家们来说,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反而给了他们写作“毁灭”世界的素材和灵感。天文学给“末日”题材的的影视剧和小说提供了最多的资源,电影《天地大冲撞》、小说《流浪地球》等均与此有关。
“末日”题材的影片和小说,除了向人们传达在灾难面前,只有团结互助才可能度过难关的观念外,也警示人们,在广阔的宇宙中,人类十分渺小,居安当思危。
科学故事
《万能的“小耳朵”》
作者/左左薇拉
一次晨读时,何小凡偷偷把玩独属于他的智能语音助手“小耳朵”,不小心被郝布老师“人赃俱获”。郝布老师征用了“小耳朵”,并带领同学们研究“小耳朵”的工作流程。之后,“小耳朵”成了班上的明星,还大显神通,贴心陪伴了因意外而短暂失明整整一周的宋大力。
宋大力康复后,何小凡向“小耳朵”玩笑般询问了宋大力的隐私,“小耳朵”虽拒绝透露,但马飞飞、何小凡等人却因此对智能语音助手是否会泄露使用者的个人隐私产生了忧虑。
银河剧院
《情系反宇宙(下)》
原作/绿杨 编绘/蜜狼美术
十多天的折腾过后,鲁文基教授演算出了反宇宙的预报方程,但因为缺少南极上空的观测数据,方程存在20%的失误率。为了让预报方程更为准确,教授打算联系在南极旅游的梅丽,希望她能去南极观测站帮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但却联系不上她。
教授不得已,准备自己动身前往南极。可就在出发之前,教授发现可能有一起反引力事故将发生在本市上空,更糟的是,梅丽回程所乘的飞机,也很快就要在本市降落……
最热文章
【榕哥烙科】第537期:进化的速溶咖啡,如何越来越醇?
“瓷韵中秋,科技添彩”——2024年中国科技馆陶瓷主题中秋专场活动
守时大神——空间冷原子钟
《爆款好人》:网红是如何吸引眼球的?
【榕哥烙科】第541期:想要一口好牙,只靠刷牙可不行
中国科学技术馆2024年体验官招募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