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弗兰克·赫伯特(1920~1986),美国科幻小说家,作家。生于华盛顿州的塔克玛,毕业于华盛顿大学。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巨匠之一,赫伯特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如同托尔金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一样,无人可以动摇。在他的代表作《沙丘》之前,没有一部科幻小说能营造出如此细致入微的想象世界。
赫伯特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三部长篇小说和五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最成功的便是沙丘系列小说。其中《沙丘》、《沙丘救世主》和《沙丘之子》三部长篇构成的“伟大沙丘三部曲”曾被翻拍成电影并引起巨大轰动。
“沙丘”系列的影响力
他的《沙丘》(Dune)一举囊括了1965年的星云奖和 1966年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奖,并且分别于1975年、1987年和1998年三次荣登《轨迹》杂志评选的“经典最佳长篇”榜首。而根据他的这部不朽名著改编的同名游戏,更是奠定了最具魔力的即时战略游戏的基本模式,风靡世界。赫伯特的作品不仅结构庞大复杂,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作为受人敬仰的领袖人物和经验丰富的‘水手’,他教会了科幻作家如何赋予科幻小说以思想。”
在科幻小说发展史上,《沙丘》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就像罗伯特海因莱因的《异星异客》一样,赫伯特的《沙丘》将更多的文学元素注入了科幻小说之中。在《沙丘》之前,科幻小说想要成功,就必 须具备精彩的技术构思,人物和情节往往都被忽视了。 《沙丘》是所谓“软科幻”的杰出代表。在赫伯特的“沙丘宇宙”中,他故意抑制了技术描写,以便能着重探讨人性,并思索人类和人类制度的变迁方式。 《沙丘》是第一部“生态学科幻小说”。赫伯特是科学观念的伟大普及者,他的很多读者都认为是赫伯特引导他们了解了哲学和心理学。通过《沙丘》,赫伯特使得“生态学”这个科学名词为大众所熟识。在《沙丘》广受欢迎之后,赫伯特开始在许多大学中举行讲座,向学生们解释沙丘居民和我们人类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方面的相似性。
《沙丘》
以这颗行星为舞台,上演着英勇和怯懦、高尚和卑鄙、忠诚和背叛的大剧,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人类宇宙。
人们常常用另一个名字称呼这颗干旱的星球——沙丘。
在这部规模宏大、情节曲折的宇宙史诗的序曲中,亚崔迪家族陷入了绝境,少年保罗的父亲莱托·亚崔迪公爵被银河皇帝转封到了字宙中惟一出产香料的星球一一“沙丘”星。世人皆知,这是亚崔迪家族的死敌哈肯尼男爵的诡计,他要在这里将亚崔迪家族赶尽杀绝。
但是,如果少年保罗能够证明自己是神秘的比·吉斯特姐妹会培育出来的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时空的超人,是沙丘星上的土著弗瑞曼人传说中的带领他们赢得自由的“天外纶音”,亚崔迪家族就还有一线生机……
《沙丘救世主》
长期以来,弗兰克·赫伯特一直想要描写“扰动人类社会的救世狂热” 在《沙丘救世主》中,这股“救世狂热”达到了顶峰。
年轻的保罗-穆哈迪战胜了年迈的皇帝,成为银河系的新主人。他麾下的弗瑞曼军团横扫银河,令穆哈迪的宗教统治遍及已知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在这场圣战中,恐怖的暴行层出不穷,即使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暴君也要为之发抖。
但是权力一旦掌握。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腐败。不到十二年。新帝国内部产生的腐败力量又和旧势力的野心家结合,使保罗陷入重重危机之中。在这场生死较量中,保罗为了挽救自己的帝国、自己的爱人,还有他未出世的孩子,付出了难以承受的代价……
《沙丘之子》
作为“伟大沙丘三部曲”的最终篇,本书将“沙丘系列”推向了最高潮。
已知宇宙的皇帝保罗·穆哈迪的弃位,点燃了银河帝国内部各派势力的野心。杰西卡夫人代表比·吉斯特姐妹会重返沙丘,前朝皇族梦想重登宝座,摄政女皇阿丽亚受到内心深处黑暗生命的诱惑--围绕着保罗年幼的双胞胎继承人莱托二世及其妹妹甘尼玛,爆发出一连串阴谋诡计。
为了保护自己,还有整个人类的希望,莱托在妹妹的掩护下深入沙丘腹地,期望得到被帝国秘密通缉的异端传教士的帮助,据传闻,那是他弃位的父亲……(授权转载)
每日荐书
去年年前,我最后一次见小玲,是在我导......
莫名的,在一片沉默之中,我突然接收到......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