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小说《三体》的英文版销量在全球已逾2万册,其中包括在海峡两岸、香港、澳门销售的逾2100册。
自2014年11月中旬面向全球读者发售后,《三体》英文版在不到3个月里引起了西方社会,特别是科幻界的较大关注。《三体》英文版由美籍华人刘宇昆译自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的第一部。英文版的名称被直接译为《三体问题》(The Three-Body Problem)。
2014年11月11日,《三体问题》在美国出版发行。推动《三体》英文版问世的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出口综合部总监李赟介绍,《三体问题》一度在亚马逊的“亚洲图书首日销量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在“2014年度全美百佳图书榜”上,《三体问题》也赫然在列。《三体问题》出版前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出版商周刊》等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三体问题》不但引人入胜,而且充满奇想,并结合了一些人曾不得不面对的人类体验。
美国科幻作家、空间科学家大卫·布林评价说:“《三体问题》思考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多个重大问题。刘慈欣站在了世界科幻作家的最前沿。对任何希望探索新视角的读者而言,刘宇昆流畅的翻译使《三体问题》成为必读之作。”
转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5-02/05/c_1114272177.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本文来自:每日荐书
去年年前,我最后一次见小玲,是在我导......
莫名的,在一片沉默之中,我突然接收到......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