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传说中的电磁引擎EmDrive再度浮现出江湖。据说这种理论上的推进系统可以让宇航员只需十周就能抵达火星。但是很多人对这一理论嗤之以鼻,认为其原理完全违背了物理定律。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一篇已经接受过同行评审的关于EmDrive论文即将发表在美国航空航天研究所的AIAA 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期刊上。科学界显然离解开电磁引擎的谜题又进了一步。
从理论上说,EmDrive是通过在一个密封空腔内来回反射微波,从而产生辐射压力,并推动飞船前进。引擎通过太阳能获取能量,也就是说EmDrive飞船不需要携带任何燃料。
如果能实现它,这将是伟大的突破。比如,我们的卫星体积就能减小一半,因为不要燃料了。人类也可以前往宇宙更深处,可以一路自行推动。
它将是宇宙飞行的未来吗?
这一想法通常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不用燃料」的特质意味着这货直接违反了动量守恒定律。这意味这它不需要同等的反向推力就可以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煮个栗子,火箭之所以往上飞是因为另一头有废气往下排。
目前,有四家独立的实验室,包括NASA的实验室,已经造出了这一推进系统。
在NASA的Spacelight论坛上,有人爆料说这篇新论文由NASA的Eagleworks团队撰写,并且已经通过了学术审查。
“据我所知,Eaglework的新论文今天已经被一份同行评审期刊同意刊载了,”一位Spacelight用户发帖说,此人被确认为是NASA的José Rodal博士。不过这条留言已经被删除了。
今年早些时候,还是在这个论坛上,Eagleworks工程师Paul March确认他的团队正在写一篇EmDrive的论文。
“Eagleworks实验室并没有用停止,我们仍然在根据NASA制定的目标努力工作,”三月份的帖子如是说。“过去的事情我不想多说,你们听Rodal博士说的就好。请大家保持耐心,我们接下里的EW论文就要发表了。同行评审简直慢如老牛。”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