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电影如今正热火朝天地制作之中,而国产科幻网剧也开始在一些平台上不露声色地成长起来。中国科幻网剧如今有哪些?质量如何?投资人如何看待科幻作品视觉化的发展前景?作家对于自己作品的视觉化又有什么想法呢?
11月11日下午,青稞沙龙第142期活动在成都东郊记忆成功举办。本次沙龙是“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的论坛之一,参考了世界科幻大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的论坛形式,嘉宾和主持人在一小时内对一个主题直接进行探讨,并和观众互动。
沙龙邀请到了业内重要人物:腾讯科普总监张谦,80后导演王人超,朗科科技执行董事、天使投资人、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起人马国宾,以及加拿大科幻新秀作家德里克·昆什肯。中外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国科幻视觉化的现况和未来。本次沙龙现场有150多名观众,另有1400多名观众通过网络直播同步观看。
图:主持人赵榕和侃侃而谈的德里克·坤什肯
作为加拿大科幻小说家的德里克·昆什肯认为,一部小说是否需要视觉化,要看这部小说的特点,如果它描写了很多山水等景色,那么,视觉化会很有优势;但如果它涉及了很多心理、哲学等抽象事物的描写,那么,这是无法很好地视觉化的,哪怕是《指环王》这样的小说,文中的一些历史描写就无法很好地用视觉效果展现。他还提到了加拿大的科幻视觉化作品,如漫画,销量十分巨大,作为小说作者,如果自己作品被影视化呈现的话会非常开心。昆什肯以理论扎实的硬科幻作品见长,《洄游》《神祗窃贼》《刺之道》《在日光照耀的阴影下》《量子魔术师》等作品由科幻世界杂志社引入中国后,深受读者欢迎。
近期推出小成本科幻电影《孤岛终结》的导演王人超讲到,电影的特点在于,即使不是科幻迷,也可以去看一部科幻电影;电影就像是一座桥梁,让普通观众也能理解一些晦涩的科幻故事。
腾讯公司腾讯科普总监张谦说,目前,网友们的阅读和信息接触处于一个碎片化和流动化的环境,相较而言,画面感十足的东西,无论是视频还是漫画,能让网友们更加迅速地建立起一个作品的世界观,让这个作品得以被迅速接受。她总结了自己在腾讯科幻频道的工作感受,并表示,顺应目前观众们的阅读和信息接收习惯,科幻视觉化的潜力非常大。她表示随着视频平台的用户氛围的建立以及相关制度的改善,优秀的科幻网剧是可以慢慢成长起来的,而不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投资人马国宾表示,科幻电影的核心是故事,有时为了讲好故事,能促进一些拍摄技术的创造。他还表示中国目前缺乏做科幻视觉化的专业人才,鼓励喜欢科幻视觉化的年轻人,一边学习一边做,实现自我成长。
沙龙最后,嘉宾们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观众提问都很深刻,嘉宾们对提问进行了详尽解答。
现场观众提问
此次活动由中国数字科技馆、科幻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是双方策划的科幻系列讲座的第七场。“青稞沙龙”系列讲座邀请中国知名科幻作家、研究者与评论家登台,围绕科幻小说、影视中的科学想象和科学哲理展开深入探讨。
最热文章
【榕哥烙科】第537期:进化的速溶咖啡,如何越来越醇?
“瓷韵中秋,科技添彩”——2024年中国科技馆陶瓷主题中秋专场活动
守时大神——空间冷原子钟
《爆款好人》:网红是如何吸引眼球的?
【榕哥烙科】第541期:想要一口好牙,只靠刷牙可不行
中国科学技术馆2024年体验官招募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