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论道科普

“论道科普”展览创新沙龙(第二期)——基础科学的科普新表达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一、活动信息
日期:2024年3月22日
地点:中国科技馆
主题:基础科学的科普新表达
目标:探讨如何以“融合”的理念去指导展览设计
基础科学的科普新表达
这次沙龙聚焦于“基础科学的科普新表达”,邀请了科技史、科学教育、基础科学研究、科学传播等领域11位专家出席,其中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分别作主旨发言。专家们围绕基础学科融合展示、校内外科学教育互补、科学文化艺术交融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分别从各自专业视角,多维度、立体化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基础科学内容在科技馆展厅创新表达的未来路径,同时也提出了可能面临的难点与挑战。与会专家均表示,期待中国科技馆结合实际、勇于创新,打造新型的基础科学主题展览,为社会公众带来全新的科普体验。
展览创新沙龙第二期
二、专家信息及观点
任炜东(主旨发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
任炜东:科技馆与中学要双向奔赴,为彼此科学教育开展提供支撑。​​​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
从学校教育视角,任炜东分析科技馆开展科学教育的优势,利用调研数据,剖析科普新表达的路径、方法,为科技馆基础科学展览设计提供思路。他认为:
1.基础教育阶段是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和精神的关键时期,科技馆与中学要双向奔赴,为彼此科学教育开展提供支撑。例如,联合举办科学课程活动,展示热点的科技问题;依托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等,整合优质科学教育资源,让青少年接触前沿科技;培养科学教育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等。
2.面向学校科学教师的调研数据显示,为进一步提升展览吸引力,建议采用互动体验、创新视觉设计、故事化叙述、结合时事热点等方式。
3.科技馆基础科学展览内容要与中学教学内容贴近,呈现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核心概念,无论在展览研发还是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解决真实问题,同时以跨学科理念开展主题式科学教育。
4.建议挖掘科学史的科学教育功能,呈现科学发现历程,如赫兹发现电磁波的实验。
5.建议基础科学主题展览在设计中重点考虑“感”与“悟”的问题,以及结构与定向的问题。
陈征(主旨发言)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陈征:做有文化、有艺术、有故事、有温度、有场景、有体验的展览。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
陈征从科普面临的现状、新的科普模式探索、未来科普展览和展品的创新思路等角度,提出了如下建议:
1.新的边界条件:第一是人类历史性地从“信息匮乏”时代进入了“信息过剩”时代,甚至即将进入“信息污染”时代;第二是科技发展模式从“学习+消化”转向“科技自立自强”;第三是人类所学的知识总量相对知识盲区正趋向无穷小,我们今天必须从过去高效掌握已知的模式转向学会探索未知的模式。
2.新的科普模式: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做出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的意愿和能力”的人才,即能够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没有现成范式、没有最优解法、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境下解决问题。
3.科普工作需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通过把“知识”还原回“认知过程”、把“知识”还原到“应用场景”的方法(即“两还原”),传递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引领公众将“客观、理性、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内化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与科学家精神产生共鸣,从而自发地秉持科学态度看世界,利用科学思想方法做事情。
4.未来科普展览应通过还原认知世界的脉络,还原现实应用场景的方式,做成有文化、有艺术、有故事、有温度、有场景、有体验的展览(即“六有”)。
5.关于未来科普展览建议:以围绕“天上和地下的电是否一样”所引发的思考为例,结合具体展品展开。让公众在体验过程中,用实验证据说话,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寻找答案,实现从“知识集邮”到“思维历险”。
尹传红
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尹传红:展览要引导青少年高效掌握已知、学会探索未知。
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
尹传红从科学阅读、文学创作等角度谈了心得体会,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培养创新思维肯定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启迪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展览要引导青少年高效掌握已知、学会探索未知。
2.展览主题或话题,可考虑设置一些带有探究性质的议题,即面向尚未得出明确结论、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具有创新亮点和思考价值的未知领域,引导青少年藉此展开想象和思索。
3.展览主题宜有一定的拓展性,要体现跨学科思维,引导青少年既掌握好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又能开阔视野、多元思考,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孙小淳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孙小淳:考虑通过普通的事物、细微的地方启发公众科学思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
孙小淳以科学文化视角剖析当下科普创作的症结,提出了以下建议:
1.当前的科普形式过于前沿化、过于知识化,居高临下式的讲神奇、先进、全面、基础、实务、真理、系统等,要考虑通过普通的事物、细微的地方启发公众科学思维。
2.建议深入学习我国传统思想、事物、文化、历史等内容,挖掘古代科学基因,科学的求真精神,并将其融入展览,体现我们自己的特色,激发青少年的兴趣。
3.关于基础科学科普的新表达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建议依托专业杂志,开设专题讨论,通过笔谈形式固化沙龙成果,为科普工作开拓思路。
孙亚飞
青年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孙亚飞:展览应使观众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亚飞
孙亚飞结合科技史和化学学科丰富的科普实践,对科技馆展览策划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基于科学家精神宣讲的工作实践,指出公众对中国科学家的认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议科技馆从科学家的求学经历、人生趣闻等贴近公众的故事出发,展现科学家的精神风貌,使公众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2.从化学专业的角度,建议以人类探索物质本源为脉络策划化学主题相关展览。
苏德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苏德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可能有助于公众理解事物的整体。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苏德辰,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苏德辰
苏德辰从科学传播视角出发,结合地质专业背景,提出基础科学展览的创作方向的三点建议:
1.建议采用公众易于理解的科普语言来阐述复杂的科学概念。提出展览展示内容逻辑,对于简化公众的记忆负担,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十分有益。
2.强调了基础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详细解释了岩石层的形成与天体变化之间、生物多样性与天文地质现象之间的关联,建议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从更高的纬度、更广阔的视角,进行跨学科融合展示,避免观众只看到部分,无法理解整体。
3.建议展览着重展示大自然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使展览更具有吸引力,并提出科技馆应成为一个激励公众求知欲望的平台,引导观众主动探索未知,鼓励观众进一步学习。
李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透视新科技》栏目制片人,高级编辑
李瑛:展览要注意语态的转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透视新科技》栏目制片人李瑛,高级编辑李瑛
李瑛从传媒视角分析了科技馆展览工作的方向和路径,基于央视科教频道的策划经验提出了以下建议:
1.展览要从科学的思维转化为服务公众的思维,将给公众传授知识转换成为公众答疑解惑。要注意展览语态的转变,建议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动情的感受传递。
2.需要建立适当的情景或虚拟的场景,使公众进入展厅后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置身于情境中,完全进入角色。
3.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确保内容呈现和方式选择相互契合。展览展示的内容应该结合前沿热点,紧跟时代潮流,并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展示效果。
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
张劲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知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劲硕,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
张劲硕从动物科普、博物馆展览等视角,对科技馆科普工作提出了如下建议:
1.目前科普工作尤其是动物科普工作依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围绕基础概念理论、广受关注的话题、身边的事和物,通过准确的、接地气的、容易理解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知识。
2.我国科普产业从业人员科普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科普事业的发展。
3.科学更偏重于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方法,科普从某种角度是向公众传递我们对科学的理解。
4.科学并不只是数、理、化,科学还应有文化,科学与人文的具体结合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郑永和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郑永和:科学教育核心正在发生变化,科技馆对培养科技人才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
郑永和从科学教育视角,对科技馆科学教育工作的定位、与学校科学教育的异同进行了解读。他建议:
1.目前科学教育的核心正发生变化,学习过程由注重个体内部的知识建构延伸至更加关注真实情境中的集体实践;教学方式更加注重跨学科,强调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场景由主要重视学校的正式科学教育拓展为学校正式科学教育、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网络学习环境下的科学教育并重。
2.有国外科学家的例子显示曾因为少年时代参观科技馆而激发起了对科学的强烈爱好和从事科学探索的欲望,选择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这充分表明了科技馆对于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启迪作用。
3.关于如何认识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工作:应该将其放在培养 人才的大环境之中,作为一个与校内科学教育相呼应的平台来看 待,二者更像是一种并重的关系,科技馆在场所场景和特定展品内容等方面的构建上,往往具有学校很难实现的优势。学校科学教育主要围绕老师与学生研究教与学的规律,后者主要研究人与场景、人与展品和展览的交互关系;后者除了关注学生自身学习规律外,还可作为研究家庭教育活动规律的重要场域。校内科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进阶式教育,科技馆科学教育更多是一种主题式、将进阶内容融合到一起实现跨越、整体式的教育。
4. 中国科技馆的发展定位,要结合全国众多科技馆组成的科技馆生态来确定,研究其在生态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从而找到发展的方向。
5.科研设施(如大科学装置) 是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科研过程、 科学家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将科研设施转化为科普化、教育化的展品,对推动科技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建设有重要意义。
郭金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郭金海:从历史中挖掘故事提升基础科学展览的叙事手法。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郭金海
郭金海从数学科技史专业视角出发,提出基础科学展览的创作方向:
1.展览内容的设置上,应吸纳最新的科技史研究成果,以增添科普新表达的故事性。
2.学科融合的方式,可从整体环境设计上考虑,如通过从世界到中国的基础科学发展历程的整体图景串起其中的展示内容。
3. 深度挖掘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广义的科学成就,解读蕴藏其中的科学思想,及其对具体科学技术研究所具有的引领和指导意义。
崔辰州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崔辰州:前沿科技成果的科普应紧密联系科研工作实际。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崔辰州
崔辰州结合天文学科科学研究视角,对当下科普展览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以大科学装置为实际案例,从科学装置涉及的天文、空间、物理、工程等各方面,引出有关的前沿科技成果,解读当前基础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展览具体呈现方式上,可以考虑倒叙手法,展示一些公众能理解的最新科研成果,倒推至实验数据的初始状态,展现科学家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处理海量实验数据,最后得到研究成果。
三、与会专家结合基础科学主题展览创作达成共识
关于“科学”本质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也很难有统一的结论。不同个体、站在不同视角、围绕科学的不同范畴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得到不同的结论,不仅涉及知识理论层面,还与哲学、文化、精神等层面有关。展览可以把一些重要观点、相关核心要素、不同视角的认知等展示出来,让公众自己去体会、感受。
从科技馆展览创新看,科技馆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主动创新求变。不论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还是顺应科技、教育、人才战略的深刻变革,以及未来科学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都决定了科技馆展览不能只注重知识传递,更应注重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
从展览创新思路看,以“融合”理念指导展览创新,为打破科技馆展览形式创新瓶颈、提升科普展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坚持“文化立馆”,促进科技、文化、艺术融合,为创设有文化、有艺术、有故事、有温度、有场景、有体验的科技馆展览提供可能。
从展览目标定位看,基础科学主题展览不应成为学科式的知识外延,应当注重价值引领,要重点考虑“感”与“悟”的问题,引导观众了解“什么是科学”“人与科学的关系”“科学的源起是什么”“科学的未来在哪里”等,展览中展示的结论和话题可以不是唯一确定的,由此展现科学的无尽可能,激发青少年探索欲望,促进公众对科学本质认知。
从展览展示内容看,建议科技馆基础科学主题展览内容可以适度参考中学教学内容,呈现青少年必须掌握学习的知识结构和核心概念,除了“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内容外,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内容、大科学装置等也可成为展览内容,同时要吸纳科技史最新研究成果,展现科学发现的历程,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科学探索求真的故事,注重科学原理、方法、思想的解读。
从展示形式来看,互动体验展品是展览的基础,要深入挖掘新兴的互动体验形式,同时应营造沉浸式、故事化、场景化情景空间。环境营造过程中,要注重场景设计的真实感、氛围感,让公众在情景空间中触摸科学脉搏、感受前沿科技,感悟科学之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王磊]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4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40529_1080491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