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射我的卫星
分享到:
展品简介

  人造地球卫星指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主要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天气预报、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区域规划、通信、跟踪、导航等各个领域。

  人造卫星一般由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组成。专用系统是指与卫星所执行的任务直接有关的系统,也称为有效载荷。保障系统是指保障卫星和专用系统在空间正常工作的系统,也称为服务系统。主要有结构系统、电源系统、热控制系统、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等。对于返回卫星,则还有返回着陆系统。展品中组装卫星需要三步,第一步卫星平台和第二部太阳帆板属于保障系统部分;第三部选择有效载荷,属于专用系统,它直接决定了卫星的用途和功能。

  人造卫星是个兴旺的家族,如果按用途分,它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本展品观众可组装以下四种用途的卫星:

  1. 通信卫星

  利用卫星进行通信,和平常的地面通信相比较,具有通信容量大、覆盖面积广、通信距离远、可靠性高、灵活性好、成本低等优点。通信卫星一般采用地球静止轨道,相当于静止在天空上。若有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彼此相隔120度,就可实现除地球两极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

卫星,地球,人造卫星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大型桁架式卫星平台,平台各项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发射重量10吨,承载有效载荷2000公斤,提供有效载荷功率18千瓦,具有高承载、大功率、高散热、长寿命、可扩展等特点。平台采用十字形太阳翼,整体外形类似于中国采购法国泰利斯公司的"中星9号"通信卫星。东方红五号将是中国未来主力大容量通信卫星平台。

  2. 导航卫星

  导航卫星是指从卫星上连续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导航卫星装有专用的无线电导航设备,用户接收导航卫星发来的无线电导航信号,通过时间测距或多普勒测速分别获得用户相对于卫星的距离或距离变化率等导航参数,并根据卫星发送的时间、轨道参数,求出在定位瞬间卫星的实时位置坐标,从而定出用户的地理位置坐标(二维或三维坐标)和速度矢量分量。由数颗导航卫星构成导航卫星网(导航星座),具有全球和近地空间的立体覆盖能力,实现全球无线电导航。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卫星构型和总体布局采用分舱模块化设计,分为通信舱、推进舱、服务舱三个舱段,以及天线模块、太阳电池翼模块等。

  3.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利用所携带的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来自地球、海洋和大气的可见光辐射、红外线辐射和微波辐射信息,再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接收站。气象人员根据收集的信息,经过处理,得出全球大气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资料。几小时就可得到全球气象资料,从而做出长期天气预报,确定台风中心位置和变化,预报台风和其它暴。气象卫星对于保证航海和航空的安全,保证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生产,都有很大作用。

  风云四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GEO)定量遥感气象卫星,采用六面柱体构型、贮箱平铺、单太阳翼方案,有效载荷包括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空间环境监测仪器包和微波探测试验载荷等,可为天气分析和预报、短期气候预测、环境和灾害监测、空间环境监测预警,以及其他应用提供服务。卫星于2016年12月11日零时1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气象卫星这一高端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 地球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是在侦察卫星和气象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利用星上装载的多光谱遥感器获取地面目标辐射和反射的多种波段的电磁波,然后把它传送到地面,再经过处理,变成关于地球资源的有用资料。广泛用于地下矿藏、海洋资源和地下水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区域规划;调查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水利资源合理规划管理;预报农作物长势和收成;研究自然植物的生成和地貌;考查和监视各种自然灾害如病虫害、森林火灾、洪水等;环境污染、海洋污染;测量水源,雪源;铁路,公路选线,港口建设,海岸利用和管理,城市规划等。

卫星,地球,人造卫星

  资源三号(ZY-3)卫星是中国第一颗自主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采用适应性改进的资源二号卫星平台,配置四台相机:1台地面分辨率优于2.1米的正视全色TDI CCD相机;2台地面分辨率优于3.5米的前视、后视全色TDI CCD相机;1台地面分辨率优于5.8米的正视多光谱相机。

展品视频
展品漫画
数字看展品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