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十个锅,最爱用的只有它
2020-09-19 21:18:00夏日渐行渐远,早晚的时候,已能感觉到风中的丝丝凉意。
贴秋膘的时候,到了!这时候,最适合煲一锅鲜香四溢、热气袅袅的砂锅菜,直接连锅一起端上桌。
一家人围着,吃到鼻尖都微微冒汗,暖胃又暖心。
砂锅做菜、煲汤,好吃又营养
用砂锅来炖煮,肉、菜都特别入味。
砂锅用陶土,高温烧制而成,具有传热均匀、升温慢、散热慢的特点,最适合用来做需要小火慢慢焖、煨、炖的菜肴。
砂锅升温慢,还有“天然增味”的效果。
食物在50~60摄氏度时,是增味的关键温度,砂锅升温慢,可以在这个温度保持更长时间,增加更多风味。
不光好吃,还能更好地保留食物的营养。
中国营养学会前任理事长程义勇先生,这样说过:“用砂锅烧菜,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一方面,相对于铁锅、不锈钢锅等金属锅具,砂锅对食物中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多酚类物质、胡萝卜素等破坏很小。
另一方面,由于传热均衡、持久,小火炖煮这样的烹饪方式,可以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使之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砂锅做的菜易咀嚼、消化,对老人的牙口和肠胃都更“友好”。
像炖煮豆子等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时,砂锅可让食材吸收充足水分,更易咀嚼和消化,不会导致老人肠胃不适。
荤素搭配一锅煮,轻松下厨房
砂锅还特别适合年轻人。工作繁忙,经常加班,没有很多时间做饭;要不就是厨房小白,掌握不好火候,一炒菜就焦,没法吃。
虽然记者两者都占了,但厨房的装备齐全,得有家的样子嘛。炒锅、汤锅、平底锅有将近10个,要说最爱用的,还得是砂锅。
因为,特别方便。
做两三个家常菜,一番煎炸烹煮下来,至少得花一两个小时。而用砂锅,最快半小时就搞定了。先将肉类等较难熟的食材下锅;然后利用等待的时间,准备蔬菜等辅料。
辅料准备好,锅里的肉也煮得差不多了,把菜也倒入锅里,盖上盖子再焖片刻,一锅美味就出炉了。
番茄炖牛腩、香菇炖鸡、焗鱼块、猪肉粉条炖白菜……不管什么食材,砂锅都百搭。
忙碌的时候,做这一个菜就够了,荤素都有,营养也很全面。
可以说,砂锅是懒人下厨神器。
并且,用砂锅做菜,基本上没什么油烟,皮肤可以免受油烟“荼毒”,也不会做完饭一身难闻的油烟味。厨房清洁也特别省事。
焖肉、火锅、煲汤,都可以用砂锅搞定。我还常用砂锅煮米饭,米粒蒸煮得非常饱满,很有嚼劲。
砂锅散热慢,关火后还能持续沸腾2~3分钟,有长时间的余温,端上餐桌时还是热乎乎的。
小妙招:新买的砂锅,“开锅”后更耐用
第一次使用,最好用它煮白米粥或淘米水;其中的米粉浆,可以堵住砂锅内壁细微的孔眼,防止渗水,以延长砂锅的使用寿命。
平时用的时候,要注意将砂锅表面的水擦干;先加水后开火,不要干烧;先文火加热一小会,再加大火力。
煮好食物后,最好不要直接把砂锅放瓷砖或金属桌面上,如果忽冷忽热,“冰火两重天”,砂锅会容易炸裂,可以用隔热垫。
一口土锅,重温都市慢生活
传统砂锅不耐急冷急热,很容易炸锅。
江苏省陶瓷研究所研制的“食尚土锅”,也是一种砂锅,精选“陶都”宜兴优质陶土,并加入了锂辉石,更耐高温,不易炸裂,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食尚土锅
宜兴陶土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铁、钙、钠、镁等;在烹饪过程中,这些微量元素还能活跃分解脂肪的酶,炖煮出的肉类柔韧、不油腻,风味独特。
天然陶土制作的土锅,没有金属异味,不含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保持食物天然的美味和营养。
锅底未上釉,还原土坯本色,有返璞归真的简约质感;锅底粗糙有效增大摩擦,放得更稳固,导热性能也更优。煤气灶、电炉,都可以直接使用,安全、方便、更耐用。
砂锅最迷人的地方,不只是味道,而是端上餐桌时,还在发着“咕嘟咕嘟”的声音,这是创造美味的声音,能让人放下疲惫,静心享受美味。
简单的食材,用土锅炖煮出食材最原始的味道,烹煮得痛快、随性;吃得美味、畅快。
本内容为《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须征得本司同意。
本文来自《食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