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凉茶解暑?北方人更适合
2019-08-22 01:14:00受访专家:黄穗平(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喝凉茶,曾是老广的解暑良方。旧时,买凉茶要去凉茶铺,店员提一个冒着白烟的大茶煲,徐徐注入茶碗,入口苦,回味甘。
现在的凉茶,随便一家超市都能买到。南方人在喝,北方人也在喝。上火时喝,熬夜时喝,聚餐时喝,甚至只是口渴,也喝。
为何人人都在喝?怕上火,喝凉茶。
可是,我们真有那么多“火”吗?
总待空调房、嗜吃生冷,往往体质虚寒,再喝凉茶,是“寒上加寒”。你可能不知道,今天的南方人已不宜喝凉茶,倒是北方人适合。
整天吹着空调,哪来的暑气?
“长期在写字楼工作的人,办公室里是空调,车上、地铁上是空调,回到家里还是空调,没照到阳光,也没出汗,本来就没接触多少暑热,没必要解暑。这种人不要喝太多凉茶,适可而止,稍微解到渴就可以了。”黄穗平教授如是说。
黄穗平是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他解释道,凉茶是用药性寒凉的中药煲制而成的,用于解暑清热,本质上属于“药茶”。把凉茶当普通的解渴饮料,饮用过多,容易损伤脾胃,甚至造成脾胃虚寒。尤其是那些整天在空调房,穿得又少又薄的,喝凉茶是寒上加寒。
“在中医里,脾胃是很重要的脏腑。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受纳、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濡养五脏六腑。脾胃受损,百病由生。”
有些人喝了凉茶后拉肚子,原因就是凉茶太寒凉,伤了脾胃所致。
黄穗平教授建议,经常在空调房的人,如果确实喜欢喝凉茶,不妨喝淡一点的、相对没那么苦寒的凉茶,比如罗汉果五花茶、茅根竹蔗水等。通常,苦味越重的凉茶,越苦寒。
喝凉茶后拉肚子、没胃口,怎么办?
黄穗平教授:马上停止饮用凉茶,大多可自愈。
若症状反复,可用党参、淮山、茯苓、炒扁豆等中药煲汤,或服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祛湿止泻,恢复胃肠正常功能。
曾出现类似症状的,建议以后少喝或不喝凉茶。
爱拉肚子,更要远离凉茶
“有些人的体质是脾胃虚寒,不管哪种凉茶,最好都不要喝,冷饮、雪糕也最好少吃。”黄穗平教授说。
脾胃虚寒的人,往往脸色发白、口唇苍白、畏寒、容易疲乏,平素吃生冷食品后常感肠胃不适、腹部怕冷、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弱。他们体内阳气不足,再喝凉的东西,特别容易肚子痛、拉肚子,或胃病复发。
现在有些罐装凉茶,号称“适合所有人饮用”。这显然是误导。
相较现煲的凉茶,罐装凉茶的药材量往往较少,浓度较低,而且加入了糖分,改善口感。这都使它没那么寒凉,但对脾胃虚寒者来说,仍然不宜饮用。
黄穗平教授还提醒:“以前岭南一带暑气盛、湿气重,很多人脾胃湿热,所以都习惯喝凉茶。现在环境不同了,5月份就开空调,一年到晚接触寒邪,寒邪容易伤阳气,现在的广东人,很多体质是阳虚、寒湿,不太适宜喝凉茶。”
“反而是北方人冬天长期用暖气,外感热邪,饮食上喜欢大鱼大肉,也是热性的东西,现在湿热体质的也不少,适合喝凉茶祛湿降火。”
吃麻辣火锅,饭后再喝凉茶
喝凉茶的最佳时间,是人体处于半饥饱状态时,如饭后1~2小时。饭前喝也不好,会降低食欲。
这几年,街头巷尾,川菜、湘菜馆林立。从南到北,走遍天下都吃辣。连广东人也迷上水煮鱼、麻辣火锅。
多吃辣又怕上火,怎么办?冰镇凉茶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黄穗平教授点评说:“吃辣后喝凉茶,对预防上火有一定的帮助。川菜、湘菜容易上火,是因为四川、湖南多山区,从高山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寒凉,饮食上就要吃点热性的东西。离开了那种环境,还要吃辣的话,的确需要一些凉性的食物中和一下。
“现在很多广东人也喜欢吃辣,我估计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体质慢慢变成寒底,虚寒的多,吃点热性的、辣的东西会比较舒服。”
凉茶当饮料,边吃饭边喝,好不好?
黄穗平教授:不要这样做。
“传统的凉茶都是热着喝的,毕竟凉茶是凉性,冰镇过之后就更凉了。边吃热菜边喝冰镇凉茶,一下热一下冷地刺激胃,胃消化功能容易受影响。不单凉茶,冰冻饮料、雪糕,吃饭时也不要多吃。”
上不一样的火,喝不一样的茶
上火就喝凉茶?先看上的是哪种火。实火,用凉茶降火效果好;虚火的话,不能“降火”,得清热。
夏天口干舌燥、喉咙肿痛,人们往往给自己下诊断:上火了,要喝凉茶降火。有些人喝了凉茶,症状就消减了,有些人的症状却反反复复。怎么回事?
原来,上火之“火”,有实火与虚火之分。
实火,顾名思义,是实实在在地外感邪气所致,如嗜食辛辣烟酒、中暑等。这类人往往平素身体都比较壮实,突然出现咽喉红肿、口苦口臭、舌苔黄厚腻、牙龈出血、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他们喝凉茶降火,疗效都比较好。
虚火则不一样。
现代人常常熬夜,半夜一两点还在刷微信、看视频。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阴气最盛、阳气最弱。此时如果不好好休息,人体的阴气受损,虚阳就显,从而出现“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者,往往身体多消瘦,常常舌红少苔、手足心热、口干多饮、烦躁易怒、心慌失眠等。
黄穗平教授指出,对阴虚火旺者,盲目降火容易阴阳两虚,治疗的重点应为滋阴清热,可用这味药茶——
【滋阴清热药茶】
麦冬15克、生栀子10克、沙参10克,一同煮水,制成药茶饮用。
其中,麦冬、沙参,都有养阴、润肺、清热之效,生栀子可泻火清热。
【清热解毒茶】
寒凉指数:★★★★★
适应证:内热,火气重
代表凉茶:癍痧凉茶,廿四味凉茶
常用药材:金银花、菊花、山栀子、黄芪等。
【解感茶】
寒凉指数:★★★★
适应证:外感风热,四时感冒,流感
代表凉茶:板蓝根颗粒,夏桑菊颗粒
常用药材: 桑叶、菊花、鱼腥草、板蓝根等。
【清热润燥茶】
寒凉指数:★★★
适应证:口干,舌燥,咳嗽
代表凉茶:罗汉果五花茶,茅根竹蔗水
常用药材:沙参、玉竹、雪耳、麦冬、罗汉果、龙梨叶等。
【清热化湿茶】
寒凉指数:★★★
适应证: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
代表凉茶:薏仁祛湿茶,五花祛湿茶
常用药材:金银花、菊花、绵茵陈、土茯苓等。
(感谢广东省中医院通讯员孔抒帆对本文的帮助)
本内容为《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须征得本司同意。
扫码关注家庭医生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本文来自《食尚健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