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喝到“农药茶”?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9-07-03 22:28:00记者:麦蔚
受访专家:刘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
“农药茶”说法从何而来?是因为一篇微信文章——《【央视曝光】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药!》。文中接受央视采访的茶农说,打过农药的茶叶,“我们都不喝”。
没过多久,农业农村部出公告辟谣:这篇耸人听闻的微信文章,是几年前的过气新闻拼凑而成的,不值一信。
茶叶专家说:现如今,我国茶叶相当安全。
茶叶出口量不算高,不是由于农药残留,更多是因为,外国人的口味不一样。
2012年,我国茶叶被指“农药多”
如今,茶叶农残合格率接近99%
2012年,国际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十多种茶叶含有多种农药残留,引起全国关注。
对此,原卫生部、农业农村部都对不实报道进行了澄清,还加强了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刘新是中国农科院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茶叶质量安全以及健康风险的研究评估工作。对坊间传言的“农药茶”,他有着权威见解。
刘主任告诉记者,我国茶叶农药残留合格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消费者不必担忧农药残留(以下简称“农残”)超标的问题。
近年,茶叶产品的农残合格率不断攀升,2017年的抽检合格率已经达到了98.9%。
外国不进口中国茶叶?我们爱清饮茶,外国人爱调味茶
有传言,我国的茶叶农残达不到欧盟标准,所以外国人都不爱进口咱们的茶叶。
事实真是这样吗?
刘新解释,我们出口的茶叶,同样能达到国外标准。欧盟国家的茶叶,主要依赖进口。为了限制进口,维持进出口经济的平衡,自然要设置更加苛刻的标准,筑起一道技术壁垒的“准入墙”。
还有个原因,外国人的口味,和我们不太一样。
“我们以生产绿茶见长,国际市场则以消费红茶为主。另外,外国人一般喜欢喝调味茶(添加香料水果、奶等),很多外国人都觉得中国茶太苦。”
我国的茶叶价格也比国外的高。这种情况下,茶叶生产者当然更青睐国内市场。
实在担心农药残留?有机茶叶,零农药
刘新指出,我国茶叶领域正推行“三品一标”,即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中国农产品的品牌。
对有机茶叶,中国制定了世界最严标准: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化学物质,也就是禁化肥农药,生产、加工和销售全过程可追溯。
现在,全国有机茶园大概有8万多公顷,占我国茶叶种植总面积的2%左右。
最后,刘主任提醒,选购茶叶,以叶相润泽、气味清香的为佳。
低价散装茶叶的安全性没有保障,建议不要选购。
对话专家
高山茶比平原种植的茶叶更安全?
凌彩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院,茶叶质量安全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同一地区海拔高的地方气温相对偏低,确实会影响害虫越冬,虫害较少。但如果是生态好的茶园,就算在平原地区,生态多样性好,也可能少虫害,甚至无须使用农药。
老茶树产的茶更安全?
王秋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茶叶质量安全与文化研究室副主任):病虫害与茶树的新老没有什么关系,老茶树也一样会有病虫害。
春茶比夏茶、秋茶更安全?
刘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
就江南地区而言,确实是这样,这也是客观规律。春天,很多害虫还没长成,也没到繁殖的高峰期。但是,只要合理防治虫害,夏茶、秋茶同样也是安全的。
洗茶能洗掉农残吗?
刘新:不能。茶叶浸泡时,浸出的农药一般为水溶性农药,脂溶性农药不溶于水。农药浸出需要很长时间的浸泡,并与茶叶、水的比例有关,浸出率也很低。
头泡茶是否该倒掉?
凌彩金:通常我不会倒掉第一泡茶,因为第一泡茶的氨基酸释出最多,也最爽甜,倒掉就浪费了。
刘新:我也会喝第一泡茶。有研究表明,茶汤中的农药只占茶叶中农药的3%,茶叶中的残留农药大部分不会进入人体。
茶沫是农药残留,要撇掉?
刘新:泡茶时产生茶沫,是由于茶叶表面不规则,冲泡时水流受撞击而产生气泡。茶沫里,有时候还会混有茶叶表面的绒毛,所以看起来有颜色。
可见,茶沫并无害处。
本内容为《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须征得本司同意。
本文来自《食尚健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