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动”出好身体
2022-05-17 22:06:00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担任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院长二十多年,设计、实施、主持多项科学研究,没有因为过度的思考和疲劳落下脾胃病,也没有因为太多操心、生气、着急的事而患上高血压、冠心病。
“运动给了我一副好身体,它不仅让人精力充沛,还让身体经得起摔打。而积极的心态也让我特别受益。”谈及自己的养生经验时,石学敏深有感触。
坚持运动,强健体魄
适度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和兴奋大脑的神经中枢,运动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这一点,石学敏深有体会。
石学敏从小就喜欢运动,从青少年开始,就每天坚持做2小时的体育锻炼,而且是激烈的运动。他非常喜欢打篮球和游泳,篮球打得相当不错,曾是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那时候,每天不活动活动,不出一身透汗,就感觉这一天像缺点什么,浑身不自在。而运动完,脸虽然潮红,心跳虽然加快,但是头脑清醒,身体舒爽,一点也不觉得累,这种锻炼对于脑力劳动者,尤其有益。这种运动习惯我一直坚持到中年、壮年。现在这个年纪,我改成慢跑和健步走,每天至少走1万步。”
年轻时喜欢运动,为身体打下了良好的根底。到了晚年,石学敏还一直坚持锻炼。出差候机时,他会抓紧时间在候机厅走上一段时间。每到一个地方,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跑步,经常是学生们睡眼惺忪地看到老师大汗淋漓地跑回来。
石学敏还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就是运动让自己经得起“扛”。他很少像一些人那样敏感,吃多点就腹胀、排气,或者吃不对劲就消化不良。包括很多人熬夜就会头痛,还有的人失眠,这些小毛病在他身上基本都看不到。
石学敏说:“运动让人精力充沛,让心脏有很强的耐受力。我年轻时工作强度很大,抢救病人常常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而且经常不定时吃饭,参加赴外医疗队条件非常艰苦,经常出国倒时差,我都觉得还算轻松,没有累得难以支撑。”
心态平和,心情愉悦
除了运动,心态也很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事业、对健康都至关重要。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
石学敏说,自己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因为始终坚持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就是以疗效为重,把好的中医疗效放大,规范化,然后推广普及,这是一条阳光大道,值得一辈子为之努力。
每当看到患者病愈,每当摸索出好的方法,石学敏就会兴奋不已,那种欣慰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自己很坚定地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就没什么私心,也不会患得患失,也没有什么后悔的事。”
因为心中有一个明确的努力目标,所以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影响心情,进而影响健康。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论就犹豫不前,同样也不会急功近利,反倒心态平和,持之以恒为之奋斗。
为什么人们说“乐此不疲”,就是喜欢做的工作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每天那么长的时间都在享受中,是多么幸福的事。石学敏经常干着干着忘了吃饭,经常加班到很晚才发现,“哦,过了下班的时间了。真是不知不觉!”
精神支配身体和行动。信念给了石学敏强大的精神支柱,转化成无穷的力量,驱使他去努力,“不去做这些事心里都难受,都忍不住”。这就像恋爱中的男女,情浓难抑时,甘愿为恋人走在夜未央,不知风寒,不知疲倦。再如,中国式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这都是因为有强大的精神支柱。
自创指针法,预防脑中风
石学敏能保持好精力,还得益于他长期坚持使用自创的指针法。
“指针法,即以手指按压、按摩穴位。”石学敏解释道,人老往往从脑细胞萎缩开始,因此指针法最好从“头”开始。
1.坐在椅子上,靠背,头稍后仰,双目微闭,心中排除一切杂念。
2.双手向后做护住后脑勺状,用两个大拇指在后颈部及耳垂后,找到天柱穴、风池穴、翳风穴,依次按压这三对穴位。不要求穴位精准,按压穴位周围同样有效。每次按压3分钟,每天坚持10分钟。
石学敏说:“此法随时随地可做,长期坚持可有效保护脑细胞,预防脑中风。”
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凹陷处。
翳风穴:位于耳垂与下颚侧边骨头交接处。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