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夏日难言之隐
2020-09-16 09:35:00夏日时节,脚气尤其多
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 又称香港脚、运动员足,是一种由浅部真菌感染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
香港学者陈君葆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上海人称脚气为香港脚,香港人原称之为新加坡脚,新洲人(新加坡人)又称之为曼尼剌脚……”
这些命名法虽有踢皮球之嫌,但从中可以看出,脚气的地域分布,偏重在纬度低、气候炎热的地方,而夏季尤其高发。
根源在于,引起脚气的元凶真菌,特别钟爱温暖潮湿的环境。研究发现,在适宜条件,如温度22~28摄氏度,相对湿度95%以上时,一个真菌孢子瞬间即可成千上万倍地增殖,堪称“传宗接代”小能手。
众所周知,夏季气候炎热,且潮湿多雨,这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加之人体出汗较多,若穿着的鞋袜不透气,足部就极易形成潮湿温热的环境,使得原本潜伏或不经意间接触到的真菌蠢蠢欲动,增殖繁衍,进而引发脚气。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脚气多发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为何我国南方会比北方发病率高了。
延伸阅读:“香港脚”的由来
相传鸦片战争时期,整日穿着长靴的英军来到气候湿热的香港,他们的脚相继出现发臭、瘙痒、起水疱、糜烂等症状。
由于英国医生从未见过此病,以为是香港独有的疾病,便将其命名为HongKong Foot,即“香港脚”。
链接:脚气最爱七类人
◆遗传与基因
脚气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脚气史者,更易患脚气。
◆多汗之人
出汗较多,尤其是脚汗多的人,皮肤潮湿,更容易感染真菌而发生脚气。
◆运动员、军人、煤矿工人等
这类人群因职业所限,经常穿着不透气的鞋袜,如运动鞋、军鞋、胶鞋等,足部容易形成潮湿闷热环境,从而诱发脚气。
◆肥胖人士
肥胖者皱折部位的皮肤更加紧贴,趾间潮湿而诱发脚气。
◆常美甲和修脚
过程中剪、磨等动作,可能损及皮肤,加上使用的工具消毒不足,也极易造成真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
糖友由于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也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原料,因而更易罹患脚气。
◆免疫力低下者
患有免疫缺陷病,或久服抗癌药、免疫抑制剂致免疫力下降,患脚气的机会也增大。
脚气岂止于“痒、臭”
许多人对脚气的印象,不外是“痒”和“臭”,殊不知,其表现形式多多,远非此二字所能囊括。根据皮损形态,脚气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水疱型:好发于足底及足侧部,患者足部可出现一些壁厚饱满的小水疱,其疱液澄清透明,干燥吸收后会出现脱屑,患处有奇痒。
◆浸渍糜烂型:好发于足趾间,第3、4及第4、5趾缝间最常受累。患者足趾间可见糜烂、浸渍发白,瘙痒明显,伴疼痛,而且常发出难闻恶臭。
◆鳞屑角化型:好发于足跟部,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干燥,几乎没什么痒感或伴轻度瘙痒。本型无水疱
及脓疱,秋冬天气干燥时,易发生皲裂,引起疼痛。
而很多情况下,患者是两三种类型并存或相继出现,只是其中一型症状较为突出罢了。
是不是脚气,镜检便知
看到这儿,兴许有人会困惑了:“我的脚后跟总是干燥脱屑,严重时甚至会皲裂出血,有点疼,但不痒,这是不是脚气呢?”
“我脚底、脚背偶尔会起一些小水疱,痒痒的,是湿疹还是脚气?”
“我左足侧有一块小糜烂,总是不好,不知是足癣还是别的原因?”
…………
根据皮损特征以及发作特点,脚气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可借助皮肤真菌镜检和培养的方法,加以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用药。
真菌镜检的具体做法是:刮取患足皮损边缘鳞屑或水疱壁,滴入10%~15%氢氧化钾溶解角质,后置于显微镜下查找菌丝和孢子,以供初步诊断。
而真菌培养,还可根据菌落的特征和镜下形态、结构来确定菌种,以利后续选择药物。但其耗时相对较长,通常需要2~4周的时间。
虽是小病,也可能要人命
脚气大多症状较轻,故很多人并不把它当回事儿,也懒得理会;有的则因屡治不好,或反复发作难以断根,就索性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殊不知,脚气看似只是小打小闹,但若不加以矫治,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甚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乃至性命有虞。
譬如,足癣可导致皮肤破溃感染,重者会引发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织炎等。临床所见,在一些年老体弱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可能因丹毒继发肾炎、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此外,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足癣可通过搔抓等方式,殃及全身,引起手癣、体癣、股癣、头癣等皮肤病。
还会借由患者的鞋袜、毛巾、指甲钳、浴盆等传染给身边的亲友。很常见的情况是,一人中招,全家受累,彼此交叉感染,互为因果,令治疗难上加难。
由此可见,脚气虽是小病,却万不能掉以轻心,积极治疗方为上策。
延伸阅读:脚气≠脚气病
“脚气”和“脚气病”,一字之差,实则千差万别。
别称:脚气别称足癣癣、香港脚、运动员足;脚气病别称维生素B1缺乏病。
病因:脚气是因为皮肤真菌感染;脚气病是因为维生素B1摄入不足。
症状:脚气有足部水疱,或糜烂、浸渍发白,或粗糙、增厚、脱屑、干燥,可伴痒、痛;脚气病有感觉和运动障碍、肌肉酸痛、疲劳、心悸、气急、厌食等。
传染性:脚气会传染;脚气病不传染。
就诊科室:患脚气,看皮肤科;患脚气病,看营养科、心内科。
本内容为《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须征得本司同意。
扫码关注家庭医生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