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积木”过生日
2009-12-21 21:46:42 “太空积木”,就是大名鼎鼎的国际空间站啦。因为它是一部分一部分拼装出来的,所以有人称它“太空积木”。2008年11月20日,是“太空积木”的生日,它10岁啦。岁月荏苒,10年来,这个“太空积木”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给它盘点一下吧。
诞生记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成功登陆月球。可美国人并没有就此停住脚步,他们开始了更大胆的太空计划——建立空间站。
1981年,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诞生了。有了这个可以在地球和太空间往返的交通工具,美国便开始了“自由”号空间站计划。但由于航天飞机飞行一次非常昂贵,经费跟不上,所以“自由”号空间站计划没能继续下去。
1991年,与美国长期进行太空争夺的苏联解体,其航天继承者俄罗斯的经济崩溃,使得当时人类唯一一座可使用的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没钱得到维修。一时间,美国和俄罗斯都陷入了困境。
困境使这两个竞争对手成为好朋友,美俄决定联手建造一个空间站,就是今天的国际空间站。而欧洲11国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听说了这个计划后,都纷纷要求加入。美俄一看这么多有钱的发达国家想加入,高兴坏了,因为他们可以出一些资金,就欣然同意了。后来巴西也加入进来。所以,现在的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的,它有16个娘家,其中美国投资最多,负责统一管理国际空间站。
起名趣闻
娘家多,嘴也多,在起名字时可就热闹了。几家各说各的,争论不休。最初,美国给起了个“阿尔法”的名字,但俄罗斯不同意,他们认为“阿尔法”是第一个希腊字母,似乎暗示该空间站是人类第一座空间站,这可不对,因为苏联曾经制造了8座空间站。
俄罗斯想把该空间站命名为“亚特兰大”,但美国又不同意,因为美国有一架航天飞机叫“亚特兰蒂斯”号,容易混淆,而且“亚特兰大”和欧美传说已久的沉没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字、音都很像,不吉利。
实在想不出让大家都满意的名字,无奈,最后只好叫它“国际空间站”了。“太空积木”则是好事者给它起的绰号。
漫长组装路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的“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国际空间站这个“太空积木”开始正式组装。
最初的计划是,它的总质量将达470吨,加压舱总容积相当于两架波音747客机机舱的容积,可容纳6名航天员,设计寿命为15年左右,将于2004年11月完工。
很显然,计划被严重拖延,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运输跟不上了;而国际空间站1000亿美元的建造经费,也让16个国家有些吃不消。不过再怎么着,也得硬着头皮继续下去,现在大家希望2010年能建好它。
为什么建国际空间站
这么费钱又冒险,干吗要建国际空间站呢?这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
据说,起初是为了进行太空育种、太空医学、太空实验等研究所建,但仅仅为了这些小实验而建造昂贵的国际空间站似乎有点不合算。也有科学家说,国际空间站可以作为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跳板”,可马上又有人批评说,上世纪的“阿波罗”登月都没用“跳板”,都新世纪了为什么要用“跳板”,这不多此一举吗?
现在,就连美国宇航局局长也承认建国际空间站是“战略性错误”,因为跟当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它太昂贵了,严重阻碍了其他太空计划的实施。
“太空积木”在10岁生日时得到一个消息:它是在16个娘家还没想好要它干什么就让它出世了,而且现在仅仅是为了让它不成为“太空笑柄”、“太空烂尾楼”而不断搭建。太让人伤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