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竖起来的法老石碑
2009-12-21 21:44:38 刚刚来到埃及南部的美丽城市阿斯旺,小马可就急着出去开眼界。
“咱们今天去哪儿?”小马可问穆罕默德,“是去尼罗河上乘坐努比亚人的风帆船,还是去参观菲莱神殿?”
未完成的巨大方尖碑
穆罕默德一个劲地摇头:“别急,阿斯旺好玩的地方多着呢!你没听人说吗,‘阿斯旺’是‘市场’的意思。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南来北往的商人聚集的地方,是非洲贸易的货物集散地。在这个大‘市场’里,你就慢慢逛吧。”
说着,他一拍小马可的肩:“走,今天先带你去看看法老的采石场,那儿有一座‘未完成的方尖碑’。”
小马可对方尖碑并不陌生。在埃及的许多古迹处,都能看到那种高大巍峨的方尖碑,碑身上刻着美丽的图案和象形文字。它们就像一个个尖顶的石头方柱子,自下而上逐渐缩小。
穆罕默德告诉小马可,方尖碑体现着法老的权力,是他们希望通向永生的纽带,所以历代埃及法老都要给自己竖立方尖碑。
这些巨大的方尖碑,都是用整块花岗岩雕成的,至少有几百吨重。
阿斯旺这个地方盛产花岗岩,法老们建造方尖碑使用的花岗岩,都来自阿斯旺的采石场。
小马可他们沿着采石场的台阶一级一级登上一座小石山,穆罕默德说的那个“未完成的方尖碑”就躺在这座石山上。它可真大呀!足有41米长,据说有1200多吨重呢。
小马可从方尖碑的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到这头,一边看,一边拍照,忙个不停。他看到碑身上有一道巨大的裂缝,也许这就是它“未完成”的原因?
“给我讲讲它的故事吧。”小马可望着穆罕默德说。
“这个‘未完成的方尖碑’还有一个‘姐妹’,竖立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广场上,那是同时由埃及女法老哈采普苏特修建的。”
“埃及还有女法老吗?”小马可觉得挺新鲜。
“当然有啦。”穆罕默德说,“哈采普苏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的女儿,也是埃及第一位女王。”
“不是还有个埃及艳后吗?”小马可看过《埃及艳后》那部电影。
“是啊,不过,埃及艳后并没有埃及血统,可哈采普苏特却是地地道道的埃及人,并且正式称王,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埃及女王只有哈采普苏特一位。”
如果这座巨大的方尖碑能够完工,它肯定是全埃及最高的方尖碑。可惜,也许是它太大了,也许是开采时刚好遇到地震,它断裂了,结果永远留在了这古老的采石场。“不过这也不错,”穆罕默德说,“要不我们今天还不知道这些石碑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你看。”小马可顺着穆罕默德的手指看去,方尖碑周围有一道深深的沟。原来,当年埃及的工匠为了平行切割出方尖碑,便在碑的四周凿出一条条深沟。在这些沟中填上干木头,然后往木头上浇水让它膨胀,这样就能让石碑和山体分离开了。
“可是方尖碑这么大,采下来以后怎么运送呢?”小马可想不出古老的埃及人是怎么对付这些大石柱的。
这也是人们一直都没有解开的一个谜。穆罕默德告诉他,后来还是研究人员根据哈采普苏特女法老神庙中的壁画判断出,方尖碑是用驳船从尼罗河上运送的,到达目的地后,工人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把它竖立在基座上。
“哎,这是什么?”小马可一眼看见未完成的方尖碑旁边有一个圆圆的石球。穆罕默德拿起石球比画着:“这是一种刮磨工具,比花岗岩还硬呢。你看那石碑上的花纹和象形文字,都是用它雕刻的。”说着,他随手捡起一块花岗岩碎片,用石球在上面使劲地刻写,果然刻出了几个别致的象形文字。
小马可端详着那几个象形文字——一个像个棒子,一个像鸟,一个像只碗。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啊?
“这是你的名字——小马可拼音的缩写呀。”穆罕默德大笑起来。
小链接:埃及学家为了研究方便,用国际音标为每一个埃及象形文字注了音,同时给出了英文的近似发音,这就是象形文字和英文字母的对照表。它完全是音译的,没有相关的意义。你能根据这个对照表找到自己名字的象形文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