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用情侣合照当头像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图片来源:Pixabay

想象一下,你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有朋友换了新头像。但这不是一张个人照,而是这位朋友和恋人的情侣照。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会有人拿情侣照当头像呢?”

我们的研究方向是社会心理学,对理解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和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很有兴趣。我们的研究和其他文献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在社交媒体上“秀恩爱”。无论是选择包含伴侣的照片当头像,还是发布自己的感情状态、在动态中提到他们的恋人,这些行为都与人们对恋爱关系的感受紧密相关,并且这可能是向潜在竞争对手“示威”的信号。

哪些人会秀恩爱?

“秀恩爱”即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二元展示(dyadic displays),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在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有29%的处于恋爱中的脸书用户用的是情侣头像。70%的用户展示了自己的感情状态,如“恋爱中”或“已婚”。有15%的参与者在脸书上最近的更新中提到了自己的恋人。

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资料或帖子可以说明用户正处于一段关系中。以下是社会心理学家对236名脸书成年用户的调查结果。28.5%的用户使用和伴侣的双人照作为档案照片(profile pic),70.1%的用户发布了与伴侣有关的状态,15.0%的用户近期在帖子中提到了伴侣。

有些人可能更喜欢“秀恩爱”。那些对浪漫关系非常满意,或作出最多承诺的人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使用情侣照作为个人资料图片,或以其他方式展示他们的关系。在关系中爱得更深的人,或者报告了更高的嫉妒水平的人,他们也更有可能在脸书动态上展示自己的关系状态。

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担心自己的伴侣拒绝或抛弃他们,这群人也更有可能使用情侣头像,并在脸书上公开恋爱或已婚状态。相比之下,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们会因为依赖别人感到不舒服,并且更偏向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这群人不大可能以这种方式展示他们的伴侣关系。

一个人是否会在网上“秀恩爱”,也会根据这个人在特定时间的感受而改变。和平时的状态相比,当人们对伴侣的安全感减少,或是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更加满意时,他们更有可能在脸书上发布和伴侣关系相关的信息。

图片来源:Pixabay

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秀恩爱?

有的学者还提出了一种可能,认为这些展示行为可以准确反映关系中的人对自己的看法。

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们通常会将伴侣包含在自我概念中,也就是说将伴侣视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他们的伴侣关系,可能是因为这准确地表示了他们的自我概念,即与伴侣密不可分。

我们最近对236名脸书成年用户进行调查,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我们发现,人们秀恩爱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将恋人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对伴侣关系非常满意的人。

我们还发现,秀恩爱背后还有一个更有“心机”的原因:人们想要保护感情不受来自社交媒体上的威胁。脸书、推特或是其他社交网站会让人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关系,包括可能抢走伴侣的前任、“备胎”以及情敌。

在社交媒体之外,研究也表明忠诚的人会采取一系列行为,来保护感情不受“备胎”或情敌的威胁。在社交媒体提及自己的伴侣或是关系也是阻挡潜在第三者的一种方式。

我们发现那些更积极地保护关系不受这类威胁的人更可能“秀恩爱”。想要维持美好的现状,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高度满足和忠诚的人更喜欢把伴侣展示在社交媒体资料上。

还有研究人员发现,有些人在社交媒体上强调自己的伴侣和关系,是因为让其他人知道他们处于亲密关系中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这种令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动机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们希望脸书好友知道他们处在亲密关系中,而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们不希望这样。

图片来源:Pixabay

旁观者如何理解秀恩爱?

有趣的是,网友往往能根据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资料和帖子,对他人形成比较准确的印象。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操纵社交媒体资料,调查用这些方式宣告恋情的成果。研究发现,上传情侣照或使用其它方式秀恩爱会让他人觉得你更讨人喜欢,更有可能拥有一段令人满意的忠诚关系。

这种秀恩爱不仅表达了对关系的承诺,还表明头像的主人不太可能接受别人的示爱。这可能会阻止那些试图接近的人,从而保护这段感情。

总而言之,如果你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那么你可能对人们选择情侣照作为头像的行为感到很惊讶。但是这么做有可能为个人和关系带来积极的结果。

作者:Amanda L. Forest,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Kori Krueger,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博士生。

翻译:胡琦琳

审校/编辑:戚译引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725_1052313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