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调查犯罪时,警察对醉酒者的证词会有疑虑。但是,等到他们清醒后再取证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新的研究发现,与一周后相比,人们在醉酒当时拥有更多的记忆。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心理学高级讲师马林·希尔德布兰德·卡伦(Malin Hilde-brand Karlén)和同事招募了136名自愿者。他们给其中一半人饮用了混有橙汁的伏特加,另一半则只饮用橙汁。试验组的女性在15分钟内摄入的酒精量是每千克体重0.75克,男性则是0.8克(卡伦表明,这相当于70千克的女性摄入3.75杯红酒,而同体重男性则为4杯)。所有受试者都观看了一部讲述男女之间语言和肢体冲突的短片。
接下来,研究人员要求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一半的人员回忆短片的内容,剩下的一半则在一周后接受随访。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人员发现,与一周后接受随访的受试者相比,立即接受询问的受试者能够记住更多细节,这一现象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都相同。对于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8毫克每毫升或者更高(美国大部分地区法定允许的驾驶标准,据不同人酒精代谢速率不同,酒精中毒水平会有变化)的受试者,也有类似的现象。这表明,应当及时对醉酒证人取证,相关研究发表于《心理学、犯罪与法律》(Psychology, Crime & Law)。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杰奎琳·埃文斯(Jacqueline Evans,未参与此研究)说,这一发现与已有的研究一致。埃文斯以共同作者的身份在《法律与人类行为》(Law and Human Behavior)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发现轻微饮酒的受试者也有这种现象。她说:“对于记忆而言,比任何酒精中毒症状影响更大的,是等待一周后再进行询问。”
新的研究还发现,与清醒的受试者相比,醉酒者的记忆并没有什么区别。例如,他们都对短片中肢体冲突的部分印象深刻。
卡伦说:“这项研究至少能让我们对饮酒者的证词更感兴趣,也许以后会更认真地对待这些证词。”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阿加塔·博克塞(Agata Boxe)
翻译:马晓彤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