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极速救援——纳米粒子可加速凝血作用

来源:

2016年8月22日

纳米粒子(绿色)可以帮助受损肝脏形成凝块,图为上色后的扫描电镜图像。图片来源:Erin Lavik。

       战场和高速公路往往是严重创伤的高发地,如何能够尽快地抑制流血无疑是成功拯救更多生命的关键点。就目前技术而言,已经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外出血,但现在似乎只有进行外科手术这一行之有效的办法。最近,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一种可以快速帮助任何的受损部分形成凝血的纳米粒子,并且在试管和生物活体上取得了效果。
      研究者们将在第252次美国化学学会(ACS)大会及博览会上展示相关的研究成果。
      Erin Lavik博士介绍说:“就目前内出血的治疗手段而言,这些纳米粒子真的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如果把它们应用在治疗试验中,可以达到缩短一半的出血时间并减少总出血量的显著效果。”
      据统计,创伤仍然是儿童以及青壮年致死的头号杀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Lavik的团队研制出了一种起到串联活化血小板的纳米粒子,它像一座桥把具有凝血功能的血小板连接在一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纳米粒子还必须加以“装扮”,而这种“化妆品”就是特定存在于活化血小板上粘结表面糖蛋白的特殊分子。
       Lavik说到,初步研究显示,通过静脉注射可以有效地帮助脑部以及脊柱受到创伤的啮齿类动物避免失血过多。但她同时也承认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亟需解决的难点,它确实能够救啮齿动物于危难,但是对人类而言这一技术是否安全可靠?
       在评估纳米粒子对人体是否安全的试验中,研究者们将纳米粒子注入活体猪的血液中,并测定其免疫反应。如果试验激活了活体猪体内的免疫系统,那就意味着身体会对这种外来物质竖起防御,并极可能产生副作用。在试验中研究者观察到猪体内补体数值的上升,而补体正是判断免疫系统是否激活的关键指标。试验结果说明纳米粒子进入生物体后确实触发了补体数量的增长,因此研究者们必须再次出发去攻克这一难题。
       Lavik介绍说:“我们制作了多种具有不同电荷的纳米粒子,并对它们进行了测试,看看哪一种不会产生免疫反应,效果最好的要数具有中性电荷的粒子。但是这种带中性电荷的纳米粒子也有其他的问题。因为中性电荷不具备电子之间相互排斥的作用力,这就导致了在被注入试验体之前,喜爱抱团的粒子极易聚集在一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对电极储存液进行了些许改动,向其中加入了一种可防止纳米粒子彼此粘合的光滑聚合物。”
       Lavik还开发出了可在较高温度下稳定储存的凝血纳米粒子,其限制温度可以高达50摄氏度(122华氏度)。这使纳米粒子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高温的救护车和酷热难耐的战场上。
       研究者们下一步的试验方向在于验证该纳米粒子是否会在人体内活化补体系统。Lavik表示,将来她还会扩宽整个研究课题来推动相关项目的发展,包括其他关键性的安全问题。比如说,该纳米粒子是否会造成非特异性凝血现象,从而导致中风。Lavik充满信心地表示,在未来的5到10年,该技术将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

资料来源:美国化学学会
翻 译:冼 妍
审 校:颜 磊

http://phys.org/news/2016-08-nanoparticles-blood-clotting.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