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分析了影响人们对长时间对视的容忍度的因素。
和别人说话时要看着他的眼睛,妈妈这样教育你是有原因的:眼神交汇可以传递重要的社交暗示。然而如果有人和你对视超过一定时间,情况可能就会变得不同了。新的研究找到了能够影响我们对长时间对视讨厌或者喜爱的因素。
研究人员很早就发现眼神接触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信号,我们对它重要性的了解甚至可能是天生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于看向别处的面庞,刚出生五天的婴儿们更喜欢那些和他们有直接眼神接触的脸。“目光的接触在社交中提供着最有力的信息”,James Wirth解释道,他现在是纽瓦克市(Newark)的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社会心理学家。因为眼神的交流传递出了情感与意图的细节。(缺乏目光接触是婴儿及刚学走路孩子们患自闭症的一个早期征兆)。眼神接触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根据2010年的Wirth和别人合作的研究表明,他人哪怕仅仅在一小段时间中回避你的目光,你都可能会觉得被疏远了。
但是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在长时间对视中的感受的呢?最近的一项研究探索了这个问题。在2015年5月的视觉科学学会会议(Vision Science Society onference)中被介绍的这项研究中,心理学家Alan Johnston和他在英国伦敦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同事们收集了超过400名志愿者性格方面的信息。研究人员首先让志愿者们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的演员会与他们对视,但对视时间各不相同,最后让他们对自己在该过程中的舒适程度做出评分。
Johnston 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被测试的人们普遍喜欢演员们和他们对视3.2秒,但是如果演员看起来比较友善时,他们对更长时间的对视也很喜爱。“凝视表明别人对你感兴趣,而这又与意图相关联。”Johnston 解释道,所以如果别人以威胁的目光盯着你,那可能暗示着这个人有着不好的企图。这可以帮助解释2013年一项研究中得出的争议性结论——当与缺乏眼神接触的人争论时,人们更可能改变他们的政治观点。但当争论时双方进行对视,则对方看起来可能更具有威胁性,不值得信赖。
我们对长时间对视的反应可能也与自我认知有关。Johnston和他的同事发现,被测试的人们越相信自己擅于合作和温暖热情,他们所享受的眼神接触的时间就越长。Jonston推测一个人在社交中越舒适,他们可能就越“享受四目相对时的亲密感”。
翻译:柯奎宇
审稿:林然
内容源: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 ... w-long-is-too-lon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