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博尔特为什么可以在2009年的田径世锦赛中打破世界纪录?他能拥有如此跑速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别急,且听本文一一道来。
关键词:步调;节奏;同步性
当尤塞恩·博尔特在2009年的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打破世界纪录的时候,他与泰森·盖伊(左侧)的步调惊人的同步。图片来源:Christophe Karaba
博尔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他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保持着百米短跑9.58秒的纪录,这是他在2009年柏林的国际田联世界锦标赛总决赛创下的。
博尔特不断打破世界纪录并屡获奥运金牌,这不禁让人感觉他似乎无人能阻。但也许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拥有比其他对手更大的步幅和更结实的肌肉。或许他还有他自己聪明的“把戏”。
我们近期和副教授Michael J. Richardson所进行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了《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杂志上:《人类的感知和表现》,该文阐明了博尔特可能因跑步时与他的竞争对手保持了同样的步调而有所获益。
研究惊人地发现在2009年柏林的决赛上博尔特的步调与排名第二的泰森?盖伊同步,而当时盖伊所在跑道正好在他的右边。
通过对视频的逐帧分析,最终发现,博尔特和盖伊的步调近30%是同步的,他们同步在赛道上奔驰。这是特别令人惊奇的,因为博尔特跑步的步幅更大,因此由于身高因素他的节奏会更慢。
整体算来,在决赛上博尔特跑了41步,而盖伊跑了45到46步,所以如此之高的同步率是不可思议的。然而,研究表明,这种同步性并非偶然,也不是无关紧要的。
其同步性比半决赛时出现的程度更高,半决赛时这两名短跑选手的跑道并未并列。而这样的同步性仅靠偶然的机会也是难以实现的。然而在决赛上博尔特和盖伊之间的同步性极为明显,也许是视觉和/或听觉信息的耦合,从而导致了他们更多的协调步伐。
一种普遍现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皆对同步现象给予了大量关注。因为它是地球乃至整个宇宙中各种复杂系统内不同协调行为的出现和稳定的基础,并且在宇宙中也大量存在。
许多系统的成分倾向于相互“联系”,并趋向于作为一个整体而运行。这可以发生在任何事情中,从大脑中的神经元到夜里发光的萤火虫,无一例外。有趣的是,人体运动系统似乎也遵循类似的原理。
聚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人的行为也往往互相关联。没有刻意为之,也没有任何指令,仅由于视觉和听觉信息的交换,他们的动作便可以完美地同步。
当两个家庭成员并排走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步调会相互协调。人们在音乐厅里鼓掌的节奏也会在掌声响起后迅速地自发同步。
虽然这种现象皆有据可查,但博尔特在100米决赛的同步现象开始让人们思考引人与人之间的同步性是否能够产生有益效果。
此前有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同步性有助于社交的成功开展。同步性可以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及默契感,同时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乃至提高他们的沟通效率。
但这种有益效果没能解释为什么博尔特在决赛上的步调与盖伊是同步的。是否与竞争对手同步使他在冲刺表现中有所获益?
同步现象是否是博尔特成功的秘密呢?图片来源:Dan Himbrechts
个人运动水平的提高
博尔特步伐更大但步调更慢。所以,为了跑得更快,他可以选择增大步幅或者增加他的节奏。我们的研究表明,他的步伐与盖伊的同步可能促进了他节奏的加快。
盖伊跑步的节奏更快,这促使博尔特在保持他大步幅的同时加快了自己的节奏,因此跑的更快。如果事实的确如此,这将不是第一个关于通过外部的步调信号增强跑步表现的证据。
已有最新研究表明,跑步时收听诸如简单节拍或音乐等类型的节奏可以提高跑步效率。具有节奏感较强或是前后一致的节拍的音乐也有助于保持最佳的运动节奏并促进跑步效率。
还有研究发现外部步调对由于老化或病变引发的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尽管在证实跑步时与别人保持节奏同步可以使自己的跑速更快之前,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些发现显然对于理解和利用与别人自发同步以增强个人的运动水平开辟了新的角度。
可能甚至连博尔特本人都不清楚他的步调与盖伊的同步了。但也许这样的做法确实对于他世界纪录级的表现功不可没。可能有人会问:如果盖伊并未曾与他并肩赛跑,又或者盖伊以更快的步调赛跑,那么博尔特的速度会是怎样的呢?
作者简介:Manuel Varlet,西悉尼大学MARCS研究所研究员
(翻译:曾梓浩;审校:海带丝)
原文链接:
https://theconversation.com/the-secret-to-usain-bolts-speed-may-lie-in-synchronicity-3789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