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欧洲、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冰壶运动在上世纪90年代正式进入中国。相比于难度较大的滑雪、滑冰等运动,冰壶赛场并没有激烈的对抗和身体接触,运动员除了在冰面上投掷“壶”之外,还需要用特制的刷子扫冰面,令观众感觉这是一项比较“安静”的运动。其实,冰壶运动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赛场上分为两队,每队四名球员,每人均有两次掷冰壶机会;球员需要精确地将己方冰壶掷入冰道一端的四个同心圆位置——冰壶术语里叫“营垒”,还要尽量将对方冰壶撞出营垒。最后计算两队留在营垒中的冰壶数量,每拥有一个距离营垒圆心最近的冰壶就得一分,共比赛十局,根据总分定输赢。冰壶场地上会预先喷洒一层水滴,冷冻后形成小冰珠,它对冰壶的运行轨迹会起到一定的改变作用,令它在冰面上旋转着滑行而不是直线前进。所以,掷出冰壶者需要迅速计算冰壶的速度、碰撞的力度和摩擦力的影响,而扫冰面的球员要通过刷子摩擦促进冰面少量融化,形成一层阻力更小的水膜,帮助冰壶向正确的位置前进。由于冰壶运动很考验球员的计算技巧和专注度,冰壶也有“冰上的国际象棋”之称。
球员们在冰上投掷的“壶”并不像足球、篮球一样用橡胶材质制成,而是特制的石壶,直径约29.1厘米,高约11.4厘米,重量则在17.24千克至19.96千克之间。石壶的上端中心位置装有手柄,底部像墨水瓶一样内凹,仅有外圈环形位置和冰面接触。世界大赛中使用的冰壶是由专用花岗岩制成的,石材只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苏格兰南艾尔郡的艾尔萨克雷格岛,另一个是威尔士丽茵半岛的特雷弗花岗岩采石场。艾尔萨克雷格岛是冰壶制作的传统产石区,曾为多届冬奥会提供冰壶石材,但它现在被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列为野生北鲣鸟保护区,采石活动已中止多年。选择这两地的花岗岩作为冰壶材质,主要因为石材的吸水率低,水的侵蚀作用影响较小。据说,这与当地花岗岩伴生钠闪石晶体有关。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石制冰壶出土于英国苏格兰邓布兰镇的一个池塘中,是一个略呈方形的石壶,上面刻有“1511”的年份标志。关于冰壶运动是否起源自苏格兰的问题,现在仍有争议,但苏格兰的确有着悠久的冰壶运动传统,当时的冰壶运动经常在结冰的河上进行,世界冰壶联合会的总部就设在英国苏格兰中部的珀斯市。
在早期的冰壶运动中,“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是平底石头,也有的是木制品,还有的是装满冰块的铁皮罐头筒,投掷者很难控制它们的旋转方向和速度。随着这项运动的发展,扫冰的刷子从玉米秸秆扫帚转变为现在的比赛专用标准刷:中空的手柄由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制成,刷头则是特制的合成材质织物,有助于提高扫冰面的效率。
本文来自:今晚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赵丽娟]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