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新闻

探秘动物们的奇妙本领

      我们从小就知道一些类似公理的动物常识,比如珍珠是产生在贝壳里的,小蝌蚪变成青蛙后尾巴就会消失,猫从高处摔下来不会死等等,其实这都是动物保护自己、维持生存的独特本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动物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本领。

      贝壳里为什么会有珍珠?

      当我们掰开一个贝壳时,可以发现,蛤蚌类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连接,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分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蛤蚌类贝壳的结构为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最里面一层,即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中,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分泌出珍珠质把它包围起来,形成珍珠囊。经过一层又一层的包裹,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漂亮的珍珠。

      小蝌蚪的尾巴为什么会消失?

      蛙类是典型的两栖动物。当青蛙处于发育初期即蝌蚪阶段时,主要在水中生活,尾巴能帮助它很好地适应水生环境,并且尾巴分解出来的养分能维持小蝌蚪的生命。等到小青蛙成熟后,为了更方便在陆上活动,长出了四条腿,并且在水里也靠四条腿游泳了,尾巴就成了多余的废物。这时,青蛙身体细胞中的溶酶体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溶酶体有两个功能:一是吞掉进入细胞里的外来有害物质;二是溶化细胞自身产生的废物或多余的东西。于是,溶酶体就逐渐地把尾巴吃掉了”——溶化掉了。这种现象,生物学上叫作自溶作用。

      河马为什么会流血

      动物学家在观察河马的陆地活动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河马光洁溜滑的皮肤上,有时会渗出红色的血液,当血液越来越多时,全身变成了暗红色。通过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河马流血的秘密终于被解开了。原来,河马的皮肤很厚、很亮,但没有汗腺,不能像人类那样通过流汗来降低体温和湿润皮肤。当河马待在水中时,不流汗对它毫无影响。可是到了陆地上,皮肤缺乏水分后可能会引起干裂,这时候,河马就通过流血来加以弥补。实际上,这种红红的液体并不是血,而是一种黏液。河马皮肤上有一种特殊的皮下腺体。可以不断地分泌出黏稠的液体,这些黏液会从开始的无色变成红色, 直至最后变成棕褐色,它们可以让河马的皮肤保持湿润,并具有防晒作用。

      苍蝇吃脏东西为什么不生病?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苍蝇全身的细毛和分泌的黏液中都携带了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它吃东西从不嫌,又吃下不少病原菌。一只苍蝇携带的病菌近10亿个,因此它能传播20多种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但是,苍蝇为什么不生病呢?这是因为它有着极快速的消化吸收系统。我们人类进食后,消化系统要经过812小时才吸收、排便。而苍蝇在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它在短短的711秒内,就可将营养物质全部吸收完毕,同时,又能将食物残渣连同病原菌迅速排出体外。还没等病原菌在肚内安家落户,就被遗弃。进食完毕后,它会用双足频繁地相互搓擦,清理门户,直到擦掉黏附在口腔周围的污物为止。另外,苍蝇的免疫系统会分泌大量 的具有杀菌作用的抗菌活性蛋白,即使是万分之一的浓度,也足以杀灭各种病原菌,这是当今人工合成的任何抗菌素无法比拟的。研究还发现,受到损伤后的苍蝇,其分泌物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抗癌蛋白。这种蛋白在健全的苍蝇体内不存在,只有当苍蝇受到损害或偶有不适之感时,才会大量分泌,这对其促进伤口的愈合,特别是防癌抗癌有重要的作用。

      猫为什么不会摔死?

      猫喜欢爬高,有时候经常见它们在几家的阳台上跳来跳去,还真为它们捏把汗。其实猫很难掉下来,而且即便从几层高的楼上摔下来,也一般不会摔死。这是为什么呢?这首先要归功于猫有着强大的、平衡 感敏锐的内耳。出生7个星期后的小猫,就可以发育出超强大的内耳平衡功能,这让猫在空中能迅速分清东南西北、远近高低。其次,猫没有锁骨,30多节超柔软的脊椎,让它能够轻易、快速地做出各种姿势,同时在空中扭转调整身体,使四肢朝下着地。再次,猫爪子上的肉垫有非常好的减震功能。并且猫在落地前,会将背部高高拱起,可有利于缓冲,减少冲击力对脊椎的伤害。最后,是猫神奇的大脑让猫从越高的地方摔下来,死亡的几率较小。普通人类从高空摔落时,脑子会一片空白,而猫天生是上树的好手,进化的本能使它的大脑能够在摔下来的瞬间抑制恐惧感,从而使身体的肌肉放松,快速充分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冯翀]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