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罡:因医而生,为生而医--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张江科技评论》

《张江科技评论》

开博时间:2019-06-06 14:03:00

《张江科技评论》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联合创办的一本科技评论类杂志。该刊报道评价国内外创新性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商业价值,介绍上海在建设全球领先科创中心进程中的制度成果、技术成果、创业成果,推动产学研密切协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文章数
分享到:

丁罡:因医而生,为生而医

2022-05-26 11:35:00

  4年前,他面临一个重要抉择:是留在体制内,还是离开体制重新出发?经过1个月的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离开体制,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出任副院长并筹建肿瘤中心。作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他一直奋斗在肿瘤科临床与管理的一线。

主任医师,博士,手术室

丁罡,博士,主任医师,教授,肿瘤学博士生导师,卫生管理硕士生导师,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中心主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欧洲临床肿瘤学会会员ESMO。

  重新出发

  丁罡今年47岁,已经从事肿瘤专业工作21年,虽已接近“知天命”的年纪,但他看上去依然意气风发,仿佛一名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年轻医生,想要在肿瘤治疗领域一展宏图。

  回顾过往,丁罡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分别工作了8年,34岁担任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副院长,38岁晋升主任医师,40岁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4年前,他面临一个重要抉择:是留在体制内,还是离开体制重新出发?经过1个月的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离开体制,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出任副院长并筹建肿瘤中心。作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他一直奋斗在肿瘤科临床与管理的一线。

  从零开始,组建起一支高质量的肿瘤专科医生团队

  “医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构,跟企业很不一样。”丁罡说。来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之后,根据以往的工作积累,丁罡首先想到的一件事就是组建专科。

  “一所医院如果没有专科,单纯依靠搭建平台是走不远的。”作为一名曾经在三甲医院任职十余年的学科带头人,丁罡牵头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从零开始建立肿瘤科,并逐渐吸引了一支汇聚上海三甲医院肿瘤优秀专科医生的团队。

  4年来,在丁罡的带领下,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科成功打造了一个高品质的肿瘤创新服务平台,并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试点,走出张江,走向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

  2021年1月,一名来自福建的危重患者陈女士因罹患胆道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已经3天不能进食。被当地“120”急救车送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科接受治疗。

  在这个寒冬的下半夜,丁罡的肿瘤医生团队被迅速召集,将患者转运至10楼病房,医生第一时间来到床边,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并确定治疗方案。很快,一条静脉通道被建立,补液被迅速注入患者体内。同时,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医生在手术室快速安置小肠管,开启肠道营养支持。最终,这名患者转危为安。

  在丁罡的朋友圈里,像陈女士这样的治疗案例占了很大比重,其中有不少是危重难治的病例。“我们肿瘤科的定位就是攻克这些复杂疑难的病例。”丁罡说。

  由于多年来致力于难治复发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擅长危重肿瘤患者诊治的丁罡肿瘤医生团队的服务量不断快速攀升,而且各项指标运行良好,其中,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

  专攻难治和重症肿瘤,开展多学科精准诊疗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6.8万例,占全球23.7%,位居全球第一。

  对丁罡来说,平台的转换对肿瘤的诊疗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变化。肿瘤的诊治需要经历一段复杂的流程、过程。他说,“过去在仁济医院,一天平均要看近百名患者。那时候,接诊的患者基本都是初治,病情较简单,治疗方法也相对单一。”

  “由于工作量大,很多老百姓排了那么久的队,却得不到更多时间的诊疗沟通,可能会引发医患矛盾。”丁罡认为,当前中国肿瘤诊疗的主要问题在于治疗模式片段化,诊疗资源非常少,就诊过程简单化,体验不够,从而使医患关系紧张。“我想要做的是差异化。”他坦言。

  丁罡告诉我们,国内大部分肿瘤患者其实都处于癌症的中后期,但由于复发以及晚期患者需要多学科的联合诊治,很多医院不敢接,所以他口中的“差异化”是指“主要针对难治和重症肿瘤开展多学科精准诊疗”,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正是丁罡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平台。通常一名患者来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接受治疗,各个科室的医生会聚在一起会诊,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出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其间,医生之间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同为患者服务。

  与此同时,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科的优势还体现在设备采购方面。对公立医院而言,引进一台最前沿的高端医疗设备需要经过预算、审批、招标等多个流程,时间耗费可能长达数年。在社会办医平台上,相关的审批权下放,采购新设备的流程相对来说更加简便。同时,在医学界更为关心的伦理问题上,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有一支严谨的伦理把控团队,为患者安全负责,可以更好地避免争论和医患矛盾。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科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上海地区社会办医唯一一家开展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单位,并成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肿瘤医协体中心。其“5H”肿瘤服务模式获2018年上海医疗服务品牌,这些发展也离不开其区位优势。它所在的张江拥有雄厚的生命健康产业基础,这一点体现在张江科学城内部的医企联动上。

  2021年2月,由张江药企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双重活性的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索凡替尼(商品名:苏泰达)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内开具国内首张处方。这也是该药在全球开具的“第一方”。

  索凡替尼成为丁罡肿瘤医生团队在治疗难治性恶性肿瘤特别是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又一“利器”,这样的医企联动在丁罡看来非常重要。

  “临床医药不分家,我们所用的很多药都出自张江。我当初选择来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也是考虑到它的区位优势——拥有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众多新药研发企业。”丁罡说,“张江的工作环境非常适合创新型人才的入驻,整个营商环境积极、正面、务实,也成功孵化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医药企业和医学人才。”

艰辛,治愈,康复,患者

  “因医而生,为生而医”

  在丁罡的心目中患者的分量很重,他曾多次谈及治愈康复的肿瘤患者。当谈到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医生时,他坦言,从小时候看到家里有人生了重病开始,他就有强烈的愿望走入生命健康行业,救死扶伤,再加上父母都从事与医药有关的行业,所以他的从医之路显得水到渠成。

  从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再到仁济医院筹建肿瘤科,丁罡坦言“学医是很艰辛的,但从来没有后悔过”。当重疾难治的患者入院,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最终健康地出院时,那一刻,他便觉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拯救生命,同时让他们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是医生的使命。”他说。

  在丁罡超过20年的从医生涯中,肿瘤诊疗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近年来的变化尤为显著。在理念方面,已经从重治疗转变为重早发现并提前预防,从单一治疗到多学科综合诊治,从简单化放疗到精准靶向和免疫治疗,从疾病到人体,治疗更人性化。在诊疗技术方面,早期发现的试剂盒不断出现、微创技术的日益精进、细胞免疫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创新药物的积极涌现、人工智能的临床开发、肿瘤诊疗的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等,给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效果。

  如今,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科这一平台上,丁罡继续践行着儿时的医生梦,为肿瘤患者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治疗手段。目前,丁罡团队已救治了近3000名来自全国和国外的难治性肿瘤患者。“其实,全国很多私立医院正在建设肿瘤中心。我们想把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科做成‘张江样本’,并逐步向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推广。”

  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综合诊治平台上,丁罡及其团队结合国际先进治疗理念和技术,使中国肿瘤患者的病痛得到缓解,这让他感到十分自豪。未来,丁罡将进一步完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模式,为更多的肿瘤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服务。

本文来自《张江科技评论》

上一篇:探寻进博会上的“黑科技”
下一篇:国内外放射性药品市场分析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