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老人“水土不服”
2013-05-15 19:58:27移居老人“水土不服”
文/唐利荣
镜头1:自从老伴儿去世后,赵阿姨投奔儿子来到厦门已有一年。虽说儿子家里经济条件不错,赵阿姨吃喝不愁,可她总觉得不对劲,每天做的惟一事情就是接送孙子上学,劳心费力,比以前在老家一个人过得还要辛苦。儿子儿媳工作都很忙,除了管教孩子,根本顾不上关心老母亲,赵阿姨白天只能“独守空房”,胡思乱想。
镜头2:有一位移居加拿大的老人。出国前他是高中语
随着时代进步,许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想让父母享享清福,或帮忙照看小孩,于是把老人接到所在的城市或者国度。移居老人面临着适应的问题,同时又是抑郁情绪高发的群体。
所谓“故土难离”,实际上不仅是故土,难离的还有故家、故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身体与气质像植物一样与“水土”息息相关。一个人长期在某一地域生活,对该地的“水土”条件也有一个生理上的适应,而迁移的结果,由于气温、气候、饮水、食物、时差等的改变,会使人的身体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生理机制紊乱。同时,人是高等动物,感情丰富,年老而远迁,常在一起聊天处事的老朋友不在眼前了,熟知的亲属不在身边了,老年人不免要出现思乡之情,产生心理不适。
移居老人如何尽快摆脱“水土不服”?
☆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准备。情绪对老人的健康影响非常明显,移居老人在进入到新环境前,要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适应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为自己留出心理调适空间,不要因为暂时的不适应就盲目悲观。
☆做好身体保健。初到新环境,老人在身体各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因此,移居老人一定要做到有病及时医,做到防微杜渐,身体好了心情才能好。
☆保持开放的心态。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有些老人却忽略了自身价值。殊不知,老人健康对子女来说是最大的财富。移居老人不妨换个心态,把移居当作是享受新生活的机会。如果能够把注意力从自身的不适应,转移到考虑如何建立和丰富生活,如何结交新朋友,就像那位移居加拿大的老先生一样,肯定会重新找到快乐的源泉。
子女为老人进行心理按摩
☆有些年轻人在打拼事业时,常常会忽略家中的老人,以为满足了老人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殊不知家人关爱的缺失对移居老人来说影响尤其大,前面的赵阿姨闷闷不乐就源于此。因此,儿女们就算工作再忙碌,也要专门抽出时间,多听老人唠叨一句,对老人的关心稍微多一点。
☆由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移居老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年轻人有所下降。如果父母没有办法建立新的社交圈、结交新的朋友,作为子女有责任为老人提供条件和便利,帮助他们做感兴趣的事情,从而充实他们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