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学画报》
坐着电梯上太空(上)
2015-12-30 16:19:25
[size=4][b]如同现实一般的幻想[/b][/size]
当今社会,电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电梯有垂直升降式,以电动机为动力,将人员或货物用吊舱运输到各楼层;也有台阶式,将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许多高楼,都少不了电梯的身影,而且高层建筑往往有多部电梯。那么,假如我们盖一栋36000千米高的大楼,它肯定也是需要电梯的——你肯定不想攀登4000个珠穆朗玛峰吧?
[b]来一次这样的旅行[/b]
其实我们并不想讨论如何为36000千米高的楼房建造电梯,事实上,为了造这座宏伟的电梯,我们首先必须建成一座36000千米高的高塔!36000千米,远超过地球大气的最顶层,接近地球半径的六倍,已经深入到太空当中了!而这样的高塔,也许称其为“轨道”更为合适。列车在竖立的轨道上运行,往返于太空与地面之间,这不就是一座太空电梯吗?
想象一趟为期一周的旅程:出发后,车窗外的车辆、建筑很快变小,山川湖泊渐渐地仿佛能用巴掌覆盖,大地不再是平坦的,远方的地平线弧度越来越大,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穿越了云层,白云已成地板,天空越来越蓝,直至夜色笼罩了车厢四周,才发现天空中的星星远比你想象的多得多。第一天,你所到达的高度就超过了航天英雄杨立伟,但他曾忍受了巨大的加速度和持续不断的振动,而身为乘客的你,只需捧着一本书,比如《银河系漫游指南》,从扉页阅读到封底……当你习惯了寂静的宇宙和璀璨的繁星,终点就在前方,回眸一瞥,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在身后静静旋转,这样的沿途风景是不是足够壮丽?
[b]苏联人想,美国人干[/b]
可惜,太空电梯目前还只是个停留在纸上的设想,是众多学者们乐衷研究的对象。但是它可并不是个空想,多数关于未来世界的描述中,地球的上空总有一座环状空间站环绕地球,而数条细细的太空电梯连接着空间站和地面。
其实早在1895年,前苏联的航天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在地球静止轨道修建一座城堡,和地面用一根缆绳连接起来。所谓地球静止轨道,是指该轨道上的航天器绕地球转一周正好等于一天,因而从地面上看,好像固定在太空一样。地球静止轨道的高度,大约为36000千米,和前面提到的高楼一样。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设想是由美国人替他完善的:1970年,美国科学家罗姆·皮尔森开展了关于太空电梯的一系列科学计算,论证了电梯的可行性。而2005年,美国宇航局正式宣布太空电梯已经成为世纪挑战的首选项目。西弗吉尼亚州费尔蒙特科学研究所的布拉德·爱德华兹博士以研究天梯而著称,他在论文中写道:“天梯可以使人类历史实现跳跃性的发展。”他认为自己构想中的初版天梯可能在2019年问世,其成本大约为70~100亿美元——一笔在太空工程中显得并不巨大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