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学画报》
地球的自我毁灭之路
2015-10-12 11:33:24 许多灾难电影都用触目惊心的画面提醒我们,地球的毁灭未必源自外星人的攻击,而很有可能毁于自身频发的地质灾害和极端的天气现象。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地震、火山齐爆发
电影《2012》以古老的玛雅“世界末日”预言为依托,讲述了地球的毁灭——在地震、火山及一系列地质灾害的集中爆发下,最终淹没于滔天洪水中,只留一叶方舟承载人类最后的文明。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多发于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继而引发地震。火山喷发则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进行的集中释放,灼热的岩浆作为主要喷发物,在短时间内突破地表薄弱处,造成火山喷发的现象。
科学家们认为频发的地震和超级火山喷发确实有可能毁灭世界。影片中,地震导致洛杉矶街头的地面、房屋纷纷塌陷,黄石公园火山瞬间喷发,周遭的一切化为虚无,地球危在旦夕。
三步进入冰河世纪
电影《后天》讲述的是“气候突变”是如何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影片中,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变暖,各种极端天气席卷全球,让地球回归冰河世纪,成为冰冻星球。
巨大冰雹从天而降
电影一开始,受到北极冰川融化的影响,海水温度降低,东京街头柚子般大小的冰雹从天而降,人群四散奔逃,建筑物损毁严重。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产物,并不少见,但这么大体积的冰雹就比较罕见了,需要极端气候环境才能产生。影片中,东京降下大冰雹意味着地球已进入天气紊乱期,踏上了冰封的第一步。
飓风横扫全球
紧接着,大洋彼岸的洛杉矶被几股迅猛的龙卷风蹂躏得毫无招架之力,巨大的广告牌随风翻滚,高楼大夏瞬间只剩残垣断壁。其实通常情况下,龙卷风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损失,它通常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内的空气漩涡。但影片中三股龙卷风交汇形成的巨型龙卷风却不可小觑,一夕之间,洛杉矶满目疮痍。
与此同时,史无前例的飓风横扫夏威夷。飓风的中心有一个风眼,风眼越小,飓风所造成的破坏就越大。影片中的宇航员在空间站内观察风眼的移动,发现令人生畏的飓风竟然夹带着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迅速南下,这将毫无疑问地加剧地球冰封的步伐。
海啸淹没城市
飓风真的来了,它不仅裹挟着冷空气,还裹挟着滔天巨浪。海水冲破纽约港,万吨巨轮被冲上街道,自由女神像被淹没,整个纽约浸没在汪洋之中。气温随之急转直下,城市瞬间冰封,在白茫茫的冰原上,我们只能看到自由女神像的头部,那是人类文明的最后象征。
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风暴潮是海啸的一种。风暴潮产生的原因跟热带气旋等强烈天气带来的强风或气压骤变有关,其结果是海平面急剧升降。当然,要产生如影片中高达百米的风暴潮,强风的风速必须超过音速,这并不现实。不过即便如此,风暴潮依然是一类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
电影结尾时,当灾难暂停肆虐时,北半球已完全冰封,地球真正进入了冰河世纪!
值得庆幸的是,这么多种极端自然灾害并不太可能在同一时间集中爆发。科学家也做过研究,倘若万分不幸,它们都一起来了,地球因此而进入冰河世纪的时间也会长于电影里给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