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野生动物概览
2009-10-30 00:31:52穿山甲
穿山甲又叫蚁鲮鲤、石鲮鱼,属哺乳纲穿山甲科。不同个体的成年穿山甲体重和身长差异很大,身长50~100厘米,体重22~37公斤。穿山甲最大的特点是几乎全身覆盖角质鳞片。
穿山甲主要以白蚁为食,且食量很大,所以是能保护森林的益兽。但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种益兽现在却成为了美味佳肴,供人类食用,使得野生穿山甲越来越稀有,濒临灭绝。目前,穿山甲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果子狸
果子狸也叫花面狸、白鼻狗、花面棕榈猫等,属哺乳纲灵猫科。果子狸全身为黄灰褐色,头部毛发颜色发黑,最明显的是额头至鼻端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带。果子狸在热带地区常见,属夜行性动物,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果子狸由于肉味鲜美,在南方食客中颇受欢迎,所以被大量人工饲养。在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许多学者都认为SARS冠状病毒正是来源于果子狸,所以现在一般认为食用果子狸是不安全的。果子狸现已被列为保护动物,禁止捕杀、贩卖野生个体。
麻雀
麻雀又叫家雀、琉麻雀,属鸟纲文鸟科。麻雀体形短圆,体长仅为14厘米左右,喙黑色,短而强健。麻雀翼短,不善于长距离飞行。麻雀分布极广,并且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环境。
麻雀由于主食谷物,所以一度被看作是害鸟加以捕杀。近几年,社会上开始流行食用野生麻雀,再加上滥用杀虫剂,导致麻雀的数量减少。由于麻雀很难饲养,所以现在被人类食用的均属野生个体。2000年,麻雀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环颈雉
环颈雉也叫野鸡、雉鸡,属鸟纲雉科。身长0.5~09米,体重约1千克。其最大的特点是颈部为金属绿色,且有白色环纹,环颈雉也因此得名。
环颈雉羽毛华丽,雄鸟尾羽很长,可作为观赏鸟。此外,环颈雉还可以入药和食用,人类对它的利用也有很长的历史。不过,环颈雉现在作为一种珍惜鸟类已得到国家保护,捕杀和食用野生环颈雉已属非法。
玳瑁
玳瑁又名十三鳞、毒瑁、文甲,属爬行纲海龟科。玳瑁体型较大,体长通常有0.6~0.84米,体重可达50多千克。玳瑁最大的特点是嘴像鹰嘴般带下钩,瓦片状的甲盾重叠排列,四肢呈桨状。
玳瑁的甲片可以入药,肉和卵均可食用。由于近年来沿海捕捞业过度发展,导致玳瑁资源急剧减少,为此国家已将玳瑁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加以保护。
眼镜蛇
眼镜蛇又叫饭匙倩、蝙蝠蛇等,属爬行纲眼镜蛇科。眼镜蛇身体一般呈黄褐色至深灰黑色,颈部长有一个像眼镜般的花纹,头部为椭圆形,当兴奋或发怒时,头仰起,颈部呈扁平状,非常像吃饭用的勺子。眼镜蛇是一种剧毒蛇,通常以鱼、蛙、鼠、鸟及鸟卵等为食。
由于眼镜蛇可以入药,且肉味鲜美,所以市场需求一直很大,国家为此明令禁止捕杀。眼镜蛇体内常携带寄生虫和病菌,被食用后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大鲵
大鲵又名娃娃鱼、孩儿鱼、狗鱼,属两栖纲大鲵科。大鲵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体长1~1.5米,体重可达一百公斤以上。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和食用野生个体。但尽管如此,由于大鲵肉鲜味美,众多偷猎者还是对它趋之若鹜,导致其数量锐减,野生大鲵越来越难以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