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学分曲线出国
2013-07-24 20:38:01合作办学——大学篇
转学分曲线出国
G e o r g e 细细地卷着烟丝, “
我们这些‘3+1’的学生觉得,还是‘2+2’后劲儿更足。对现在的学校不满意?谁让你们老老实实在国内窝了4年。”
特约撰稿|安娜
国外的烟很贵,几个年轻的亚洲面孔正把头凑在一起用白纸细细地卷着烟丝。
小小的厨房塞进了十来个异乡求学的学生。他们来自中国国内不同省份的大学,只有George来英国的时间最长。他是国内一所大学“3+1”项目的毕业生,本科最后一年在英国度过,然后顺利申请了研究生,留了下来。
大家请George 介绍经验。
“哪有经验?我只待了一年,又要熟悉环境、又要做毕业论文、还要申请学校。我的经验就是‘3+1’不如‘2+2’,但好过在国内读完本科。我一个读‘2+2’的哥们儿,去帝国理工学通信工程了。Anna,你们要是先来英国过渡2 年,学校应该能比现在更好。”
他口中的帝国理工大学,是位于伦敦的一所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称“G5”的精英大学,代表着英国大学的最高学术水平。G5 对于“留英帮”来说称得上是圣殿,Anna 和同学们,无不把第一份申请信写给了其中的一两所。在学院的学霸师姐接到拒信后,大家纷纷偃旗息鼓,少数递出申请的也没等来好消息。
而那位有幸入读帝国理工大学的同学,本科就读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2+2 项目”,一个高考分数线只相当于二本录取线的学校。
这位学生高考考砸了,正赶上中国新成立了两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他去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后两年在英国的利物浦度过。不仅玩儿遍了英国,不错的GPA 和利物浦大学教授的推荐信也将他送进了工科生们梦寐以求的帝国理工大学。他自己也说,“如果从国内直接申请,恐怕去不了,周围净是从复旦、浙大来的牛人。还是英国教授的推荐信更给力。”
2 年后,在一次亚洲视频采访的会场上,Anna
遇到了Vicki,另一家媒体国际部的记者,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本科。
“在美国读本科确实很贵,要不是申请到了全奖,我也不敢去。”本科全奖?“确实得来不易,”
但Vicki 并没有故弄玄虚。她也是高考考砸大军里的一员,本来想着起码能去复旦的Vicki 心不甘情不愿地打包来到了汕头大学,“汕大特聘了不少外籍教授,我们新闻系也有,他们的推荐信帮了大忙。”
汕大,一个很难吸引到一流考生的学校,新闻系教授名单里,却有普利策奖得主、美国著名战地记者Peter Arnett, 美国《60 分钟》前制片人、前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广播电视新闻项目主任Peter M.Herford 这些业内牛人。
当然,Vicki 自己也有一份漂亮的简历,参加过国际赛事的报道。
最后,不仅转学分成功,她还拿到了全奖,晒了几年资本主义的太阳。在弗吉尼亚,除了丰富的课业和生活,她还得到了不少实践机会。
以上,便是合作大学给学生带来便利的最好例子。
如何分辨中外合作办学和项目?
——《世界博览》专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
宗瓦,富布莱特学者,美国纽约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目前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富布莱特学友会筹委会秘书长。
W 世界博览
Z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
Q1 W
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了比较普遍的办学形式,他们都是合法机构吗?教育部如何规范这一群体?
Z 20 世纪90 年代起,中国就出现了中外合作办学形式。2003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例》,2004 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之后又3 次发布通知,复核、监管这支日益庞大的教育队伍。合作办学慢慢从无序走向了规范。
2013 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再次明确了教育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力支持,提出要突出名牌效应、专业优势和紧缺课程。光有一个洋校名当合作方已经不够了。
Q2 W 那么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特点?
Z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英语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训。尽量多使用外文原版教材、聘用外方师资。这些项目在教学中更注重案例教学,比起中国一些院校使用几年不变的“经典教材”,这类项目更新教材更及时。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分为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计划内招生是纳入国家普通高校统招计划的学历教育,录取分数比同院校其他专业低,毕业生通常可获得“三证”,即中方的毕业证、学位证和外方的学位证。而计划外招生一般不纳入统招计划,采取学校自主招生的方式,是一种非学历教育,毕业生通常可获得外方学位证书。
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学费通常在每年2.5 万~4 万元左右,而普通院系每年的学费基本不会超过1 万。同样,如果全程在国外接受教育,每年的学费平均在10 万元以上。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高考录取时,中外合作办学一般只录取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而且不会进行调剂。
Q3 W 教育部门对学生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什么建议?
Z 建议学生选择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中外合作机构或项目。如果不知道项目真假,担心受骗,可以登录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www.crs.jsj.edu.cn)、教育部网站、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www.jsj.edu.cn),查询“经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本科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包括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
对于只颁发境外学位证书的机构或项目,考生需要确认最终获得的国( 境) 外文凭能否得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教育部已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上开通了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颁发境外学位证书认证注册信息查询系统,可查询所获境外学位证书是否予以认可。
在了解了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正规性、所授学历学位的认可度后,别忘了考量其教学质量。按规定,合作办学主要课程的外籍教师比例不低于25%,引进的课程不低于教学计划全部课程的30% ,使用国外教材不低于总教材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