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
非常规地震
2008-12-27 21:54:05超剪切地震
超剪切地震,是一种罕见但却极为强烈的地震。在超剪切地震中,能量波可以以高达2.16万公里的时速掠过断层,比音速快好几倍,并能立即给附近建筑带来大规模破坏或潜在破坏。
这种地震不常发生,并且只会在呈直线的特殊断层发生,这使能量波不会在传播过程中撞上障碍物,就像汽车在直路上可以飞速前进,而在转弯时要减速一样。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是超剪切地震,而是由两个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常规地震。
科学家对1999年发生在土耳其的两次超剪切地震和2002年发生在阿拉斯加的超剪切地震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超剪切地震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造成余震。
常规地震能量波传播的速度较慢,余震集中在断层线附近,而超剪切地震的余震发生在次生断层和被迅速增强的能量波的压力唤醒的休眠断层附近。如果在容易发生超剪切地震的地区能够预测出有哪些地方可能发生余震,这将有助于挽救生命。
南极冰震
冰震通常是由巨大的冰块突然崩裂引起的。目前,这种自然现象大多发生在拥有众多冰层的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地区。
冰震与地震相似,但它只发生在冰层内部而非冰下的地层。冰震每次释放能量大约持续20分钟,而地震通常只持续数秒钟,这也使得冰震的震感不如地震强烈,对地表造成的破坏也相对要小。由于冰层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冰震发生的频率要远高于地震。但由于震感轻微,人们必须借助于各种传感器才能监测到冰震的发生。
尽管冰震的震级很高,但人们站在南极的冰层上却很难有所察觉,这主要是因为冰震的震动非常缓慢,平均每天只摇晃大约两次。科学家们表示,了解冰震的原理有助于了解冰河运动的情况,以及气候变化对冰河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