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节日综合征”小妙方
2013-02-28 20:51:52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宝宝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患上“节日综合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诱发呼吸道感染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爸爸妈妈该如何陪伴宝宝度过春节假期,如何调整宝宝节日里的作息时间呢?
合理安排假日活动
父母要合理安排活动,避免活动过多、时间过长。如果要带宝宝长途旅游和参与刺激性的活动,则尽量不要安排在假期的最后几天。另外,宝宝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需要严加控制,让宝宝的生活尽量有规律。同时,父母可以鼓励宝宝分担一些简单家务,如摘菜、擦桌子、给花浇水等。家务劳动可以缓解假日综合征的症状。
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将节假日活动内容安排尽量与幼儿园作息安排保持一致,特别是进餐和睡眠环节。
宝宝的每餐进食时间应该相对固定,饭前注意不要给宝宝吃零食。进餐前宝宝若正玩得高兴,父母可以通知说:准备吃饭喽!同时可以让宝宝参与一起擦桌子、摆餐具,谈谈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把宝宝的注意力从“玩”转移到“吃饭”上。
睡眠也是如此,不管是午睡,还是晚上的入眠和早晨的起床时间,都应该和平时一致,这样宝宝的作息不会因节假日而产生大变化,也就不会被假日综合征所困扰了。
调动宝宝的上学积极性
在节假日快结束的日子里,父母要多多调动宝宝积极的心态。比如:多跟宝宝讲讲幼儿园,帮助宝宝回忆在幼儿园里的高兴事和趣事——被老师怎么表扬、最好的朋友是谁、班里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还可以跟宝宝一起做幼儿园里学来的游戏,这样能避免宝宝一味沉浸在节假日的舒服中而排斥幼儿园。父母还可以鼓励宝宝将假期里旅游的照片、土特产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这时宝宝心里会觉得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期待自己,就会感到上幼儿园很幸福,也就会期待着去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了。
及时对宝宝的作息时间进行调整
家长千万不要等孩子睡到自然醒后再起床,这样不但不利于作息时间的调整,而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家长可播放一些孩子平常较为喜欢的音乐或动画片,吸引孩子尽快起床。这样孩子睡眠不足,中午午睡自然快,午睡时间一提前,晚上入睡时间随之会早一些。照此坚持两天,孩子的作息时间就会恢复正常。
适当调控宝宝活动量
宝宝在节假日里过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容易导致精神上过度兴奋,身体上过度疲劳。在宝宝大运动量玩耍后,爸爸妈妈一定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以恢复体力。因为宝宝处于极度疲劳时,抵抗力最差,容易生病。同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增减宝宝的穿衣,防止疾病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