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千面虎 愿得福绵长
2015-05-26 16:45:12在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依旧喜爱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因为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更多的则是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一针针、一线线,将满腔的爱意缝入其中。民间布老虎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随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
如果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布老虎的造型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稳重而宁静,有的活泼而乖巧。这些风格各异的老虎造型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夸张、变形为基础。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地方特色,这样便会形成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的布老虎。
山东大虫
说到山东虎,马上会想到景阳冈,想到武松,想到山东快书,“武松打死一只虎,留下美名天下扬”。旧时在齐鲁大地上,老虎是被唤作大虫的,有《水浒》为证,施耐庵老先生在里面写得很明白:母大虫就是母老虎,病大虫就是病老虎。大概是被唤作大虫的缘故,山东的虎不是特别厉害,这就影响了山东的布大虫。潍坊的布大虫,看上去温文尔雅、憨态可掬,脸上似乎还透着些孔孟之乡的书卷气。
五毒不全
在陕西的布老虎,特别是关中地区,有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特色,就是布艺上特别喜欢使用五毒图案。五毒是民间传说中的五种剧毒动物,分别是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陕西关中民间的五毒里面,用蜘蛛替代了壁虎。有句民谚说“五毒醒,不安宁”,于是,在民间,人们就要驱除五毒。
民间驱除五毒的形式很多,其中一种就是在衣饰物品特别是给孩子们使用的衣饰物品上绣制五毒,孩子们穿在身上、拿在手中以毒攻毒,就可以做到百毒不侵,健康成长。这只布老虎即属此种物品,而这只老虎身上,又只缝绣了四毒,没有蛇,为何五毒不全?是用老虎替代了其中一毒,还是为了美观对称,所以在虎身上左右各绣两只毒物?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