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论坛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296
当前位置:
主题站>名刊精选>《科学之友》>详情页

内画工艺分类谈 ——内画肖像步骤梳理

2014-07-08 17:33:42
      内画肖像源于外画但难于外画,在方寸的小壶中反向作画,正如内画大师王习三先生所说的内画肖像“失之毫厘,差之张李”。清末著名内画大师马少宣就是绘制内画肖像的高手,也正是他的肖像作品在不断刷新着内画的拍卖纪录。由此可见,内画肖像在业界的地位之重。光鲜背后,它还有着细腻详尽的制作工序。
1选壶坯
      根据绘制人物的具体范围(包括头像、胸像、带手半身像、全身像)来确定壶坯的形状。这里以头像为例,一般头像多选用折方壶或圆壶,内膛磨砂粗细适中为宜,太粗绘制出来的色彩略显粗糙;太细,上油色打滑,易不匀。
2壶外起稿
      用毛笔或铅笔,根据壶坯的高和宽来确定头像的位置,头顶部应在壶口略下方留有一定空间。太高则画面慢而塞,有窒息之感;太低则容易出现下垂的视觉效果。头部和衣服长度的比例关系为1∶1或1∶1.5最好。拟定人物的大体比例后,进一步确定其外轮廓,注意头肩的比例及透视关系。有了大的轮廓比例后,进而确定五官的位置,可参照“三庭五
眼”的比例方法来确定。当然,“三庭五眼”只是大概,具体的位置还要结合被画者的特征来确定,随后顺势画出衣服。
3壶内定稿
      壶外的大形已经确立,用内画笔把外稿绘制在壶内,再用淡墨勾细线,墨色以浅为佳,画者能够看清即可。
4准确定形
      此时的画稿只是粗略绘制,下一步需要仔细刻画,根据被画者的特征,确立五官,此时用笔迹还是以线为主。墨色中可适当添加大红或曙
红,衣服还以墨色为主,色彩突出的地方可加相应色彩。
5进一步刻划
      外形、五官、结构、透视、明暗已经基本确立,需进一步去刻划细节,尤其是人物眼神和一些突出的特征。
6确立结构
      人物的头部及衣服的形态基本定型后,根据主要光源和环境光源,寻找明暗交界线和突出的结构块,明暗交界线适当重些,但要注意线条的变化,不要画死,应根据具体的结构灵活掌握。
7区分明暗
      结构线找出后,辅助大的色调关系。根据明暗交界线确立明暗关系。在调子上区分黑、白、灰主调,重的部位加重,灰色调过渡要自然,高光处留白。此时头发的处理也要根据大的黑白关系,确立大的色块关系,衣服处理同上。
8着色(面部)
      造型稿完全画好之后,就进入了着色阶段,着色前先把油色挤在纸上,进行吸油,油性太大时会打滑,不易涂匀。上色时根据人物头部的明暗关系,由浅至深分三大色块,色彩以白色、肉色、深肉色为主,嘴唇
多采用大红或玫瑰红色,其他部位如眉弓、颧骨、鼻头、下颔、脖子等,根据需要涂以相应的色彩。注意面部反光的部位,不要太亮,在明度上比主光要弱好多。否则,容易使画面看起来“花”“乱”。
9着色(头发、衣服)
      面部色彩画好之后,接着画头发和衣服,除了主色调之外,还要注意头发和衣服的色彩关系。根据面部的色调关系来调整色彩的冷暖搭配,从而使之和谐统一。
10题跋、画背景
      根据画面的构图特点和壶的外形来题跋、画印。背景色的处理,要根据人物头部的主调和衣服的色彩特点来决定,也可以加入其他图案,切忌不要和整个画面相斥。
      总之,绘制肖像的整个过程中,不要单纯勾画某个局部,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作画的步骤始终围绕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使画面看起来协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