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水下的文明世界(2)
2012-03-26 13:50:35文/江 南 图/木 马
地下合葬墓:7 000具古尸不翼而飞
海波吉姆是一座位于马耳他大港湾附近的大型地下建筑群,也是目前为止马耳他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大型地下建筑群。不过,它不是一座神庙,而是一座巨大的合葬墓,考古人员曾从这里发现了约7 000具古尸。但令人惊讶并感到诡异的问题随后出现,这数千具尸骨在被发掘后不久全都不翼而飞,甚至有人传言连地下建筑的古代壁画也一夜间消失了。
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7 000具尸体到底哪里去了?是谁有能力将如此多的尸骨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瞬间转移?
当汉考克与他的考古小队进入海波吉姆地下建筑群时,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惊呆了。文物的确遗存寥寥,大部分都已消失殆尽。从文物风格看,这座地下建筑应该有至少5 000年的历史。不过,装饰屋顶的红赭石图案已经褪色,几乎已经无法辨认,而它们曾是海波吉姆遗址系列红赭石壁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有一点是能够确定的,这些壁画并非一夜消失,而是岁月侵蚀、保护不善的结果。
至于尸骨因何神秘消失,汉考克决定寻找当年的发掘人员获取线索。马格里神父是耶稣会的牧师,也是20世纪初最早发掘这一遗址的人。他曾亲眼看到了成千上万具杂乱无章的人体骨架,当时估计有7 000具尸体。这些尸骨出土时,科技水平还相对落后,尸骨的保存状况也不好,随后这些尸骨就消失了。马格里神父是曾亲眼目睹尸骨的人,不过,令汉考克遗憾的是,他已经见不到神父本人了,因为神父在去往突尼斯的路上去世了,甚至根本没来得及公布自己的发现。
不过,汉考克找到了海波吉姆博物馆的研究员
对于马耳他最具震撼力的文化遗产,人们对其历史和背景却如此茫然,这种种情况不禁使汉考克对马耳他历史的完整性产生了怀疑,他决定回过头来重新梳理马耳他最著名的古代遗址——巨石神庙的历史背景。
汉考克想起17世纪前关于巨石神庙曾经存在的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传说巨石神庙部分沉入了瓦莱塔的大港湾,但后来这种说法突然不了了之。直到1994年,马耳他皇家海军海洋考古调查队队长斯可卢纳声称:他在带领海洋考古调查队执行任务时,在海底约
几经辗转,汉考克联系到了斯可卢纳的朋友约瑟夫·
面对汹涌的大海,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但汉考克决定还是到海底去看一看。2000年,汉考克在传说发现古神庙遗址的海域潜水50多次,结果一无所获。或许是海草掩盖了一切吧,汉考克始终相信,传说不应只是传说,它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历史的秘密。
海底发现神秘“大车印”
结束潜水活动后,汉考克做了一个星期的休整,利用这段时间,他再一次仔细研究了柏拉图关于亚特兰蒂斯的记载。记载中的亚特兰蒂斯,其高度发达的文明令人惊诧,古国不仅具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相当于现在的飞机),四周则环绕着发达的“沟渠”。
柏拉图在记录中指出了亚特兰蒂斯消亡的原因:强烈的地震和来势汹涌的洪流肆虐了一天一夜,亚特兰蒂斯岛就此沉入海底。另外,他还指出了洪水泛滥的时间是在故事传到希腊的9 000年前,也就是距今约1.15万年前。
也许是年代太过久远,大多数人都只把它当成了传说。现在,地理学证据却表明,在柏拉图所提到的灾难发生时间,地球的确发生了可怕的洪灾。导致大陆沉没的始作俑者就是冰河时代末期的3次大洪水之一,其中一次洪水泛滥就发生在约1.1万年前,与柏拉图所指出的时间完全吻合,和当时地球上出现大面积冰川消融的情况也完全一致。
在反复翻阅资料文献时,柏拉图在文中所提到的“沟渠”两字,格外引起了汉考克的注意。在马耳他,许多研究史前文明的学者都认为马耳他是亚特兰蒂斯的组成部分,其理论根据之一就是分散在马耳他各地的不同寻常的沟渠,也就是广为人知的“大车印”。与神秘的史前巨石神庙一样,“大车印”的用途也无人知晓,但它无疑是人工所为,并且历史久远。
汉考克随后联系了马耳他史前学协会主席安顿·米弗萨德,米弗萨德带汉考克来到“大车印”遗址,并告诉汉考克:“古人在这一带开凿了多种形式的沟渠,这些所谓的‘大车印’其实就是柏拉图所描述的沟渠中的一种。”米弗萨德还告诉汉考克,“据说有人还在马耳他西北海域发现过类似的‘大车印’,而1.1万多年前,这些大车印应该是在陆地上的。”
如果事实真像米弗萨德所说,那么,马耳他的确就是亚特兰蒂斯的一部分。但海底果真有“大车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