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争春炫彩霞
2012-03-12 14:08:49文/林长华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唐代诗人韩愈这首《芍药》诗,把芍药色、香、韵之美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扶助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对芍药也有诗赞美:“芍药争春炫彩霞,芙蓉秋尽却荣华。”
芍药花开姹紫嫣红、亭亭婀娜,那硕大的花朵,层层叠叠的花瓣,百般妖娆地点缀在绿叶丛中。暮春时节,绽开便如素体浓妆、清香流溢的娉婷少妇,别具一番风姿绰约情调。在百花之中,芍药可与牡丹相提并论、平起平坐,因为芍药长得的确像牡丹,姿态、颜色均有相似之处。难怪古人把芍药与牡丹并称为“花中二绝”,有着“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古代许多文人墨客更为芍药垂青,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与佳作。
如果你到了祖国宝岛台湾,就可看出台湾同胞对芍药表现出的那种倾斜之爱。台湾高山族的“白马王子”如果相中某个妙龄女郎,按照风俗要采撷有婚恋象征意义的芍药花束献给她,姑娘倘若也看上送来芍药花的如意
芍药是台湾同胞生活当中的精神文化之花和养生保健之花,许多居家庭院喜欢栽种花大色艳、花型多变、色彩富丽,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芍药,许多工艺品的彩绘图案也常撷取芍药花这一题材。台湾同胞对芍药并非无缘无故的爱,一是秉承大陆祖居地闽南喜欢大红大绿的传统欣赏习惯;二是芍药具有药用价值。在台湾,芍药被喻为“女科之花”,这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是一味传统中药(称“芍药”)。芍药根性微寒,苦、平、无毒,有镇痉、通经、解毒、柔肝止痛、养血敛阴等功效。妇科临床习惯用赤芍配制大黄及清热破行之品,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术治疗崩漏、月经过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
不过,也许“一方水土养一方花”和气候之故,过去芍药在台湾是不算太常见的花种。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植物园多年在三四月间推出“芍药特展”,展出包括来自祖国大陆的珍贵品系芍药,让岛民一赏名花丰采。现在每逢四五月,有机会到台湾著名旅游区——阿里山旅游,便可以欣赏到令人赏心悦目的台湾芍药。
1999年以来,在福建漳州举办的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10届,对于繁荣两岸花卉产业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两岸芍药竞相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