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形巨大的远古动物
2012-03-09 14:04:15 文/王燕飞
我们都知道恐龙的个头很大,但不一定知道有脑袋比人类脑袋还要大的肉食巨鸟,它们在天空中成群翱翔,大如小型飞机……古生物学家不断地发现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身形巨大的奇特远古灭绝动物,它们向我们展现了远古地球生机勃勃的生命景观。
以恐鸟为食的巨鹰
哈斯特鹰是曾经生活在新西兰的一种巨鹰,也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鹰,主要以一种巨大的鸟类——恐鸟为食。后者有点像现代鸵鸟,不会飞,现已灭绝。研究表明,当体重达到某个极限,鸟类就无法正常飞行,这个极限大约为
哈斯特鹰的祖先是一种很小的鹰,体重仅
称霸海洋的巨鳄
“哥斯拉”身长约
巨鳄“哥斯拉”很多时候都在岸上生活,但从其对海洋生活的适应程度来看,这种巨鳄很可能是在海里完成交配的。至于它们究竟是像海豚和鱼龙那样在海里产仔,还是像海龟那样上岸产仔,这些问题由于其卵和巢穴至今未被发现,目前还不得而知。
巨鳄“哥斯拉”呈流线型的身体、鳍状的尾巴,可以让它们在水中最大限度形地发挥动力学效率。与现代鳄鱼相比,它们的游泳水平显然更胜一筹。
凶猛吃人的巨熊
科学家根据对在罗马尼亚最新发现的远古巨型食肉动物——洞熊的头骨化石进行的研究指出,除了剑齿虎、狼以及吃人的猛禽让我们人类的祖先担惊受怕之外,洞熊是另一种让我们祖先不得安宁的凶猛动物。换言之,洞熊曾经是我们人类祖先面临的最强劲的对手之一。之前科学家认为洞熊是一种食草动物,以浆果和草根为食,而最近在喀尔巴阡山脉发现的洞熊骨骼化石则表明,它们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温和模样,而是非常凶猛的食肉动物,它们甚至还吃人。
洞熊的学名为Ursus spelaeus,生活于更新世时期的欧洲。洞熊之名源自于其化石大部分都是在洞穴中被发现的,这也表明这种动物在洞穴中的时间远多于棕熊,后者只在冬眠时才会进入洞穴中。洞熊体形巨大,雄性可长到1
大如小型飞机的巨禽
想象一下,一群像小型飞机一样大的鸟在天空翱翔,那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这就是5 000万年前生活在如今英国的古老的巨大海鸟——骨齿鸟。
科学家在英格兰东南海岸泰晤士河口附近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史前巨型飞禽的化石骨骼。这种巨禽属于已经灭绝的一种鸟类,其体形大如小型飞机,光翼长就近
骨齿鸟体形硕大,即使是体形最小者也有现代信天翁那般大。最大骨齿鸟的翼展可达5~6 m,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飞鸟。在整个新生代,这种鸟类中的庞然大物是海洋上空的主宰,它们与人类进化的时间擦肩而过,最后存在的骨齿鸟与早更新世的人类生活于同一个时代。
比大白鲨恐怖的巨鱼
最近,科学家为了证实一种名叫“泰雷尔邓氏鱼”的史前鱼类的强大咬合力,利用其头骨化石创建生物力学模型,以模拟其头骨运动方式和咬合力度。结果发现,这种远古海洋鱼类的牙齿撕咬力超过目前所知的其他所有生物,其锋利的前牙可将鲨鱼轻易撕成两半,堪称地球上最早的“海洋霸主”。
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测试后得出结论,这种史前巨鱼力量惊人,一咬之下的咬合力可达
邓氏鱼生存于距今3.8亿~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盾皮鱼之一,其头部和颈部覆盖着厚厚的“盔甲”。这种掠食鱼类身长可达
个矮体重的巨象
猛犸象,学名为Mammuthus primigenius,也被称为苔原猛犸象,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庞然大物。从北美洲北部到欧亚大陆北部,都发现了猛犸象的骨骼和冰冻的尸体,尤以西伯利亚的保存最为完好。与其他大多数史前动物不同,猛犸象的尸体通常没有变成真正的化石,而是较好地保存于有机状态之下,部分原因在于其栖息地冰天雪地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与其庞大的体形有关。因此,就解剖学上的意义来说,猛犸象是人类了解最多的史前脊椎动物。
猛犸象虽然很大,但并非大得难以想象,事实上它比如今的亚洲象高不了多少,但体重却重得多。完全长大的成年公象身高可达2.8~4 m,个子较矮的猛犸象的身高在1.8~2
猛犸象有一些适应寒冷气候的突出特征,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层厚而蓬松的长毛,长度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