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食族”:新时尚,还是新理念
2012-12-26 10:31:16
最近,一种食补新潮风靡网络:吃葡萄不但不吐葡萄皮,连葡萄籽也一并吞下;吃香蕉不再剥皮;“囫囵吞枣”也由戏讽的成语变成了正经的规则……他们坚称,食用完整的食物,才能获取全部的营养。这类人被称作“全食族”。
他们的“全食理念”认为,吃蔬菜丢弃的根、茎,吃水果丢弃的皮、核、籽,恰恰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植物化合物。
某些明星艺人也加入其中且为之代言,比如推荐吃下带皮的猕猴桃等。
据“全食族”在网上自曝身世,这种食补
“源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并逐步向全世界扩展——很多发达国家的医师、营养学家,都在推行全食物概念”。
解读/鲁湾
在养生界过一段时间就掀一个浪潮,这个浪潮或大或小,总有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被卷进去。许多人认为试试水、弄弄潮也是一种时尚。“全食族”掀起的“全食物,全营养”吃法就是这样一个浪潮。这个浪潮从国外卷到国内,由于披着“洋皮”,更吸引了许多赶时髦的新潮族。
可惜人的胃肠等不会随着时尚变化,千万年形成的生物体有自己的固有运行规律。这些浪潮风靡一段时间后,大都风平浪静归于沉寂。可以预见“全食族”的命运也长不了。据媒体报道,有些肠胃功能不佳者就已经“吃不消了”,进了医院。医生提醒说,如果胃肠不过硬,硬塞进大量粗纤维,就会加重胃肠负担,还会造成腹泻。
营养专家认为,某种特定的植物的某个部分被发现可能含有以前没注意到的某种营养成分,这有可能,但推而广之,说各种植物都要“全食”,就有点瞎扯了。植物的一些部分长期以来人们不吃,是因为它们作为食物有某方面的不足。如有的食物皮、种子或根茎单凭人本身的咀嚼功能是无法完全把细胞壁嚼碎,并吸收那些藏在皮、核、根茎里营养的。再如很多植物的茎叶中含有大量植酸、单宁等,甚至是“反营养物质”。如果吃了这样的“全食”,可能得不偿失。
另外,人类进化史和科学研究都证明,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是非吃不可的。如香蕉皮里有大量粗纤维,葡萄皮含有白藜芦醇,但都不是非吃不可的,葡萄肉也有白藜芦醇,吃蔬菜一样能摄入粗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