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症状知多少
2012-08-26 20:32:43□ 山东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许继平
张大伯76岁了,平时身体还行,日常生活还能自理。这段时间,张大伯总感觉身体肌肉僵硬、发紧,平时不想动。张大伯以为是人老了,身体老化、体力下降,多休息就会好转,所以没引起重视。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这肌肉僵直酸痛不但没有缓解,还出现手抖,有一次拿杯子喝水时,连杯子都拿不稳,“啪”的一声摔在地上打碎了。张大伯这才觉得严重,打电话叫儿女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由于多巴胺神经细胞变性死亡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当这些神经细胞变性死亡超过80%以上时,临床就表现出帕金森病的症状。所以说,一旦临床症状明显,就提示脑内的多巴胺神经细胞已丧失很多。
本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邓小平同志晚年就深受此病的折磨。本病起病隐匿,多在不知不觉中发病,缓慢地进展,少部分病例可因突发的偶然事件使病情明显化。所以,早期识别帕金森病比较困难,目前还没有哪项客观指标或检测设备能早期确认帕金森病。
虽然早期识别帕金森病很困难,然而,在出现症状前5~10年,患者就已经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比如患侧不适或疼痛感、偶发性微颤、笨拙,激动时明显等。在确诊帕金森病之前3~5年,还有一些非运动的异常表象,如心情不愉、睡眠障碍、性欲下降和嗅觉异常等。医学上把这些症状称为帕金森病临床前期症状。一旦帕金森病的某一个典型症状出现,结合以往这些病史,医生就能及时作出判断并予干预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
5组典型症状
帕金森病有5组典型的临床症状,这5组症状可先后出现,一旦5组症状均有,则提示该患者已处在疾病的中晚期。
◎静止性震颤:通常从一手开始,亦可发生于四肢、躯干、头部、下颌。手指、腕、肘、肩等关节都会发抖,多在静止时发生。
◎肌肉强直:由于肌肉张力增高,当医生检查四肢会感到有一种均匀的抵抗感。
◎运动迟缓:动作迟缓,常呆坐,行走困难,字迹歪曲;面部缺乏表情,少眨眼,形成“面具脸”等。
◎连带动作减少:即行走时双臂摆动少。
◎姿势反射障碍:行走碎步、前趋追踪、立停时平衡失调、前倾后仰等。
“非运动”,不典型
患者出现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之前、中或后期,可出现大脑其他功能异常的症状。这些症状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有时胜过运动障碍症状,我们把这些症状称为“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
◎感觉异常:如嗅觉障碍(需要特殊检查才能发现)或者味觉减退,难以描述的疼痛(头痛、背痛或上下肢酸胀痛)、麻木、不适以及不宁腿综合征等。
◎个性改变:患者性格会发生改变,比如多愁善感、计较小事、办事罗嗦等。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易醒、睡眠质量差、日间困倦、乏力等。
◎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特别是近记忆力下降明显,晚期可以发生痴呆。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大小便异常(便秘、夜间尿频)、体温调节异常、出汗异常、体位性低血压、流口水和性功能异常等。
◎精神心理障碍:多数患者表现为抑郁、焦虑、幻觉等,其中焦虑、抑郁发生率很高,大约50%以上。
◎其他症状:易疲劳、行走姿势不自然、易跌倒、体重下降、视物模糊等。
有家族史,及早预防
因为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所以预防措施缺乏精确的针对性。但许多研究结果证实,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与家族遗传、个人易患性和环境污染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若能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病和延缓病程发展肯定是有益的。
例如,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应尽可能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品,特别是含有苯、锰等物质。其次是某些药物,如中老年人慎用吩噻嗪类如抗精神病药奋乃静、丁酰苯类抗精神分裂药如氟哌啶醇、抗高血压药利血平。再则是预防病毒性脑炎、脑外伤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这对预防或延缓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均能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