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圈  >  儿童乐园  >  读一读  >  科学故事

冬季的四个节气:小雪大雪和小寒大寒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8-01-04

  郭鑫鹏

  冬季的六个节气中,除了立冬和冬至,其余四个都是直接反映降雨、温度等天气状况的节气。

  立冬节气宣告着秋天离去,冬天来临,温度逐渐降低。紧随其后的便是小雪节气,它在每年的11月22日左右。小雪时的气温比立冬时更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可能会达到零度。

  小雪分为三个物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因为气温过低,降雪替代了降雨,因此也就看不见彩虹了;因为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最后天地闭塞进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之后是大雪,在每年的12月7日左右。大雪时温度更低,降雪的可能性更大,范围也更广,北方会变成白茫茫的世界。

  大雪的三个物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思是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常说“瑞雪兆丰年”,正是冬季恰到好处的降雪给土地庄稼盖上了一层保暖的棉被,来年雪融化后又能滋润土壤,因此冬雪会让来年的庄稼获得丰收。

  冬至是全年白昼时间最短,日照最少的时候,但这并不意味着冬至是整个冬天气温最低的日子。就像日出后气温不会立刻升到最高,日落后气温不会立刻降至最低。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水分还存储了一部分热量,这部分余热散去后天气还会变得更冷,因此冬天后半部分才是最难熬的。

  冬至之后是小寒,时间在每年的1月5日左右。小寒标志着逐渐进入冬天最冷的日子,此时北方气温基本处于零度以下。

  小寒的三个物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大雁因为阳气开始向北迁移;喜鹊感受到阳气开始筑巢;一些鸟类也会开始鸣叫。

  小寒之后是全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时间在每年1月20日左右。虽然字面上大寒会比小寒更加寒冷,但实际上“小寒胜大寒”,数九中最冷的“三九”也在小寒节气中。此时世界依然是一幅冰天雪地的寒冷景象,但随后进入立春会立刻开始回暖,进入新一年节气轮回。

  大寒的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是指小鸡开始孵化;猛禽开始猎食;水面结冰且中央最结实,可以尽情在冰上玩耍。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作为季节和气候变化的标志,能够指导农事,让人们预知冷暖,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科学的发展让我们现在更加了解和适应自然,但这份传统习俗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