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高原反应?
发布日期:2017-11-01作者 郭鑫鹏
你或许从风景照中见过那些雄伟的山峰,也想体验一次一览众山小的快意。但你或许不知道,你的身体并不是那么喜欢向高处攀升,贸然前往海拔高的地方甚至会有危险,这被人们称作高原反应或高山病。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平时自然而然地呼吸着周围的空气。对我们来说空气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氧气,它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肺中,然后被血液中红细胞运往全身,以保证各个器官的正常工作。
在平时,我们周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充足,我们无意识的呼吸便可以获得充足的氧气。但是在海拔高的高山高原地区,空气会变少,因此氧气也会随之减少。比如,在海拔5000m处,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处的一半,而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8848m海拔处,氧气含量降到了海平面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我们正常的呼吸节奏便难以获得足够的氧气,便会由于缺氧引起身体上各种不适,甚至会得严重的疾病。
如果你还是很难体会,没关系,你可以回忆一下体育课跑完长跑或一些激烈运动之后的气喘吁吁和难受,这不仅是由于过度运动造成了肌肉疲惫,还有超负荷的运动中你需要呼入更多的氧气才能保证身体的消耗。而在高原,周围氧气本来就不足,你没有任何过激的运动就能有相似的体验。
听到这儿,聪明的你或许会说,如果氧气少的话,通过深呼吸或加快呼吸节奏也可以获得足够氧气。但是这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我们肺中血液流量一定且携带氧气量一定,而且当我们加大呼吸节奏后,会导致呼出更多二氧化碳,破坏身体内部的平衡。
对于平时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来说,进入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后就有很大概率会出现高原反应。除了感到胸闷气短之外,你还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没有食欲和失眠等症状,更严重的会因为缺氧对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损伤。海拔越高的地方,身体出现问题的风险也就越大,对于普通人来说5000m就是极难适应的海拔极限。而一些高山行者会把8000多米以上的区域称作死亡区域,这个高度以上基本上没有人的身体能够适应下来。
对于较轻的高原反应,我们的身体也能够进行调整逐渐适应,但是这通常因人而异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适应之后我们体内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红细胞会增加,让我们在正常呼吸中能获得足够的氧气。因此我们应该按照身体适应情况,给身体足够的缓冲时间,逐步缓慢地向高处攀登。
运动员们也常常利用高原适应进行训练提高身体能力,他们在海拔低的地方进行高强度运动,之后再去高海拔的地区修养。这样肺活量和身体利用氧气的能力都会提高,最后回到高含氧量的平原地区进行比赛时就能表现得更好。这就像你平时跑步时都绑着沙袋负重训练,去掉沙袋之后便会感觉到身轻如燕。
以后,如果你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高原或高山旅游时,一定要记得,高处不仅不胜寒,还要小心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