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圈  >  儿童乐园  >  读一读  >  科学故事

为什么我们可以分辨每个人的声音?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7-11-01
作者 郭鑫鹏

  当你走在人潮涌动的大街上,忽然听到有人喊你的名字,在愣了1秒钟后,虽然你还没有看到说话的人,但是仅凭听到的声音,你就能知道他并不是你的爸爸妈妈,也不是你的老师。在大脑经过短暂的回忆和思索后,你知道了他是你的朋友。

  我们每个人的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声音。虽然你难以具体描述其中究竟有怎样的差异,但还是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那么当我们在说着相同的话语时,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相对于人声来说更简单的情况。

  如果你熟悉音乐和乐器的话,你便可以在一场交响乐队演奏的音乐中分辨出钢琴、小提琴或是双簧管的声音,即使它们同时奏响同一音符。当然,你不熟悉乐器也没关系,只要你听过,你就能隐约了解钢琴的音色更为明亮,而小提琴的音色更为悠长。不同乐器的音色从本质上区别在哪儿?

  首先,我们知道声音的本质是振动,你可以想象一条波浪线作为声音的图案。如果它每秒振动次数相同,而且振动幅度也相同,那便是最简单的纯音。音乐课上,乐谱上的数字或者“多瑞咪发”这样的唱名本质上的区别就是每秒振动次数也就是它们的频率不同。

  纯音就像是单一颜色的画布,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便接近纯音,如果我们听到这样的声音会感到相当不舒服。当我们用不同乐器弹响同一音符时,声音的波浪线主要也是纯音波浪线的模样,但是它会变得不光滑,就像是纯色画布上多了一些杂色而变得丰富了起来。不同乐器的音色便取决于这些杂色的不同,当这些声音传到我们的耳中,我们既能完整地接收声音的细节,又能识别出它的主要频率。因此同样的曲子,钢琴和小提琴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不同的乐器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是与它们的构造相关,不仅一根琴弦上会有不同的振动同时叠加在一起,与弦连接的琴身也会为琴声增光添彩。

  对于人声来说则更为复杂,当我们说一句话时,声音的波浪线更加杂乱无章,而且人与人之间又大相径庭,就像每个人写字都有着不同的笔迹。但我们可以记住每个人声音的特征并下意识地分辨出来。

  人的大脑能力远比你想象地强大,即使我们不知道声音具体是怎样的,也能很好地模仿出来。而当我们听别人说话时,不仅要从一幅涂鸦般的画布上识别出某个特定有意义的图案,还能从修饰的杂色中找出属于某个人确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