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补,即脑内补充,通常是指在头脑中对某些情节进行脑内补充,对漫画中、小说中以及现实中自己希望而没有发生的情节在脑内幻想。
毫无疑问,脑补最重要的就是画面感。但是,对于某些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脑补完全不现实。
这是一种罕见且不为人知的疾病,被称作幻像可视缺失症(aphantasia)。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无法在脑中想象出画面,其接触画面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双眼。而一旦离开图片,其大脑中就很难重现之前看过的画面。
幻像可视缺失症最早的描述出现在19世纪,但直到2015年,该症才被恰当地定义。时至今日,也只有少数相关研究结果发表。
虽然这种缺失症会对一些活动带来不便,但对创造力或想象力没有明显影响。不过,有一些人称他们的视觉记忆存在问题。
大多数患者过着完全正常的生活,许多人直到成年时才意识到其不具备画面想象的能力。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仍然可以描述和识别人脸和地方的模样,这表明他们的语言想象力和空间记忆仍然非常完整的。
最近,一项新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实验有103名志愿者,包括幻像可视缺失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向其展示了三张客厅的照片,并要求志愿者在纸上画出来。
第一次可以看照片画,但第二次只能凭借记忆。随后,2795名在线评分员对这些画进行了物体和空间细节的评估打分。
研究人员总结到,当直接照着照片临摹时,没有观察到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显著差异,这表明幻像可视缺失症是针对记忆的,而不是由绘图能力或感知处理的差异驱动的。
在线评分也显示,对照临摹时两组的得分相同。但仅依靠记忆时,幻像可视缺失症患者很难画出房间细节。
研究人员表示,61名缺失症患者回忆起的视觉细节少得多,他们的画包含的颜色更少,而文字更多。例如,一个受试者由于无法想像出图中客厅的样子,只能在窗户位置写下“窗口”两个字。
也就是说,缺失症患者表现出与52名对照者一样的空间准确性,用正确的尺寸将物体定位在正确的位置。与对照组相比,该组出现的记忆错误还相对更小。
芝加哥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家表示,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缺失症患者在记忆画面上存在困难,所以他们更依赖于其他策略,比如空间的语言编码。
这项研究明确表明,患有幻像可视缺失症的人虽然缺乏视觉意象,但有完整的空间记忆。此外,这一人群对文字符号的以来更大,是其主要的描述方式。
至于病因,目前研究人员没有发现与此症状有关的任何疾病或外伤,目前认为也许是某些先天因素导致的,具体原因还需要深入神经层面。
该研究以发表在行为学期刊《Cortex》上。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