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毕业多年,但现在一看到日历翻到九月,总还是觉得哪里不一样,就像一年中的一个新的节点,要与欢乐而躁动的夏日作别,开始沉下心来去完成未竟之事。想到这里正好说一个“豆知识”,九月其实在英文中又称为harvest-month(收获月),其原因是9世纪初,西欧封建帝国查理曼帝国的皇帝查理曼,拒绝接受罗马采用儒略历之后所保留下来的September这个名称,而把九月称为“harvest-month”,英文仿此叫法,于是流传开来。希望我们都能在这个收获月得偿所愿,收获所想吧!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本期开篇之作《血肉之锤》。辛老师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未来科幻大师”“她故事”等奖项,还著有长篇小说《遗忘》,而这篇《血肉之锤》聚焦于蒸汽朋克以蒸汽朋克为领域创作的小说的基本场景都趋向于科技超出理解,并且成为了新时代的魔法。这篇小说也是同样,华人傅家五口在来到埃文斯顿小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巨龙,这巨龙从唐庙正门蜿蜒爬出,口吐缕缕灰烟,红金相间的鳞片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的光芒,比拳头还大一圈的眼珠里依稀映出火光,最为令人震撼的是,它竟能在空中盘旋飞翔!直至巨龙降落在傅家大小姐的身旁,傅灵芳才躬身拍了拍它的脑袋,像是在爱抚一条完成训练的小狗……
另一篇值得推荐的是许久不见的未末老师的新作《无痛者》。故事一开始描写了一段极具细腻和感染性的侏儒兽的心理状态,它们终日生活在焦黑的世界里,无法分清白昼与夜晚,它们只能伴着疼痛醒来,痛感在脊椎的节点里穿过,犹如火车在隧道里轰然穿行,那是比炼狱还要难以忍受的酷刑煎熬。这段有些奇怪且不明不白的描写,乍一看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很快作者笔锋一转,开始大篇幅写起了我们都熟悉的现实社会情节——一位孕妇生孩子难产的故事。这画风转变太快,我相信每一个读到这儿的小伙伴都会满头问号: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关联?开篇的侏儒兽到底用意何为,怕不是来凑字数的哦?不要急,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相信都会被未末老师这个脑洞所惊艳!至于文末,未末老师还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小谜团,机智的小伙伴要是解出来了一定记得发到边栏来哦!
《何以为家》(作者:齐然)这篇小说我私心非常喜欢。迫降到外星球的小说很常见,但是迫降后不是如鲁滨逊一样最终逃离了孤岛,而是因此被迫在这里住了下来的小说并不常见。这篇小说便是这样的情况。一次航行的意外,人类的飞船被卷入到了小犬野星球上,最终只活下来了一人,这便是“我”已经怀孕的母亲。这里的小犬野人并不野蛮粗暴,相反,他们聪明又和善,他们最终决定接纳“我”的母亲在这颗星球上生活,于是便有了“我”的出生。想想看,在一颗遥远而一无所知的星球上,唯二的两个地球人在此生活,该是何等的孤独!而很快,这个孤独变得更加浓烈,因为“我”在十岁的时候永远地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最后的一丝温暖,“我”正式成为了这颗星球上唯一的外星人。乡愁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我”虽从来没见过地球一面,却无法割舍这不曾经历的过去;“我”虽从小长大在小犬野星长大,但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到这里。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我”的长大和选择,而这股浓浓的乡愁最终能否到达遥远的那颗小小蓝色星球……
乔治·真有钱·马丁说过,小说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头至尾规划好的,一种是自由生长出来的。这篇《单细胞》(作者:红糖橙子)便是后者。根据红糖橙子老师自述,一开始他的脑中只有一个帝国女战士阿莉雅从太空坠落的意象,然后尝试根据这个意象勾画出完整的故事。说起来这个故事倒也蛮简单的,就是一贯的帝国与联邦打仗,各执一方理念:联邦崇尚秩序,帝国则追求自由;联邦信任机械的规范化与可控性,帝国则推崇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化。在战争中,哪一方更加可靠,是随时可替换的部件,还是能自我再生的组织?谁的修复能力更强,是纳米涂层还是生物凝胶?化作武器更令对手胆寒的,是材料还是细胞?最终胜出的将是铁,还是血?这些答案或许将在终末揭晓,而这个故事的开端则是从阿莉雅遇见了一个联邦次级智脑说起……
小说《犬马闹剧》的作者罗伯特在科幻、奇幻、惊悚和浪漫小说等领域都颇有建树,更是参与撰写了《星际迷航》和《神秘博士》的官方小说。罗伯特的作品构思想来独具一格,宠物是陪伴人类的贴心伙伴,可若猫狗才是真正的主子呢?在作者笔下,狗狗忠诚,却有针头与喷嘴;猫咪可爱,却有数百条小腿,它们插入你的鼻尖、刺入你的头颅……初读此文,颠覆认知的设定可能会让你一头雾水,但是细细品味后,你会惊喜地发现,文中社会认知的塑造颇有三人成虎、指鹿为马之意,被洗脑操控的人已经分不清善恶真假,某些细节描写更有细思极恐之感。特奉此奇文,邀诸君共赏。
越来越多的同学将科幻与推理两种元素结合起来了!继上一篇《死亡超弦》之后,兰云杰同学的这篇《人类灵魂堕落时》也加入其中。多个灵魂装在一个身体里这个点子,确实是很适合写悬疑故事,监控拍到了也不管用,指纹留下了也无所谓,让目前能确定罪犯的各种高科技手段一瞬间都变成了废物。但在这样的设定下,总还是需要一个突破口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本次小作者选择的是时间——每个灵魂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内“上线”,所以杀人者的上线时间需要与被害人的上线时间相吻合。这个点子真的很不错,好好构思的话足以支撑起一篇长篇小说哦!可惜小作者在驾驭这样的题材上还稍显青涩,希望以后不断成长!
当现实一再让人苦闷,就会有人思考世界末日。本期“科幻史话”飞氘老师从梁启超先生入手,讲述了自1902年起,中国科幻在最初之际就展开了星球寂灭、文明末日的画卷,用科学描绘的宇宙恢弘来冰释人间的愁闷,带来审美和心灵的涤荡。而即便在21世纪,类似的烦恼仍挥之不去:我们知道人类经历了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到民主、从迷信到科学的发展,却又常有世事轮回之感,说什么“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甚至因悲惨的现实而愤怒……但人们无非是希望世界变得更好而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黑科技AI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带来了太多便利:AI作画、AI写诗、AI数字人对话……我们惊讶于人工智能强大的运算推演能力,也逐渐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人与人、人与物的界限变得模糊。有时候我们难免产生疑问,还有什么是AI干不了的?如果AI真的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与AI的区别又在哪里?作为“人”独有的精神属性,也能被AI技术替代吗?“脑洞问答机”栏目的这篇《石头记》(作者:王诺诺)或许能给你答案。
前不久,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引起广泛热议,“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赛博格宣告死亡”。本期“科学”栏目《加入光荣的进化——钢铁之躯才是“超人”》(作者:谢文龙)借此发散开来,一起来讨论人机共存新局面。
对于现代人而言,“知识就是力量”基本人尽皆知。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现实生活。在科幻作者中,知识的传播和继承方式往往也会成为一个有着相当分量的元素,甚至是科幻“点子”的重要来源。本期“惊奇档案”就由索爷为大家《授业解惑——科幻作品中的知识传承方式一览》。
对了,我还不得不提一嘴本期的“特别策划”——《国内首档科幻漫谈<不要回答>,做了那些事?》。神舟十四号上天,元宇宙概念爆火,科幻电影接踵而至,这一切预示着“科幻”将成为2022年的关键词之一。在这样的科幻热潮中,《不要回答》也以清流之姿,填补了科幻谈话类节目的空白。贾樟柯、刘慈欣、王子文、俞敏洪、薛兆丰、许知远等数十位领域大咖汇聚一堂,以科幻为切口,实则聚焦于现实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对于这些新奇又辛辣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奇思妙想!
最后的最后,虽然秋天已至,但残暑尚存,大家在工作学习之余,也要注意身体,健健康康才能一起驶向星辰大海嘛!
最热文章
【榕哥烙科】第537期:进化的速溶咖啡,如何越来越醇?
“瓷韵中秋,科技添彩”——2024年中国科技馆陶瓷主题中秋专场活动
守时大神——空间冷原子钟
《爆款好人》:网红是如何吸引眼球的?
【榕哥烙科】第541期:想要一口好牙,只靠刷牙可不行
中国科学技术馆2024年体验官招募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