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译者雅典娜老师,继续和大家聊刘宇昆的小说的瑰丽幻想和惊奇故事。
译者雅典娜,欧美宅系文化资深爱好者,幻想文学、神话科普与美漫译者。一个靠科幻奇幻作品所提供的精神力量为生的nerd/geek。
十几年前出于对科幻的热爱,开始为《科幻世界·译文版》做翻译,由此走上了幻想文学翻译之路。
其他主要作品有《波西·杰克逊》系列、《梅林传奇》系列、以及大量的漫威漫画。
(下文采访的责编老师以Q代称,雅典娜老师以Y代称)
Q: 雅典娜老师好!有幸能邀请到您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刘宇昆先生的作品。《狩猎愉快》一书中,许多名篇都经由您优秀的翻译呈现给中国读者。可以请您结合您阅读、翻译刘宇昆先生小说的经历,简单谈谈您的感想吗?
Y:编辑老师好!刘宇昆老师的文字读起来非常令人享受。描写细腻,用词精准。文学性很强,同时在内容上也充满了人文关怀。很多篇目也有着相当优秀的女性主义视角。作为一位男作者,做到这个程度真是难能可贵,真的值得钦佩和赞扬。个人认为他的作品不愧是世界级的优秀科幻。
Q:《狩猎愉快》短篇集里很多由女主人公视角出发写就的作品吧,比如《隐娘》《七个生日》《关于我母亲的记忆》,的确都各有特色。相信您也读过翻译过很多优秀的科幻作品,您认为刘宇昆的作品与以往您翻译的小说相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Y:刘宇昆老师的作品,简直是硬核科幻理念和人文关怀思考的完美结合。很多篇目中,既有完全符合科学理论的科幻概念,又有来自社会现实的人文思考或亲情羁绊。这是优秀科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部分,配比也相当完美。
而且,刘宇昆老师把自己之前的工作经历(软件工程师、商业律师、诉讼顾问等)中所了解到的专业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了小说作品中。比如人工智能,其中有一篇是真的使用了某个人工智能写作程序(“生成式神经网络”)与文字相结合;还有法律领域,尤其是英美法系的具体细节以及庭审智斗的描述,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如此信手拈来。
不只是自己的职业经历,小刘老师的作品中还有很多细节是与当下全球现实的结合,比如《思念与祈祷》中就涉及到了枪支暴力、网络霸凌等非常现实的问题。《偶像》涉及到了大数据搜集信息并分析用户特征构建人物模型。这些内容正是眼下科幻类作品的热门话题,也体现出了小刘老师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和诸多灵感在科幻创作中的应用。
另外,从作品中也能看出,刘宇昆老师是广大科幻宅的“自己人”。比如,我本人是冷门科幻神作《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死忠粉,但之前真没想到能看到有小说作者提到这部剧,这次就见到了,让我很惊喜;另外像涉及人工智能的某篇中就插入了一点点《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的细节梗,这些都是只有科幻迷才会懂的细节致敬。能够读到“自己人”撰写的如此优秀的科幻小说,真的是太好啦!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海报
Q:刘宇昆的小说目前已影视化的作品中,最广为流传、为人称道的就是改编为动画的《狩猎愉快》了,它也是观众心中《爱、死亡和机器人》里最优秀的故事之一。《科幻世界》杂志多年前曾刊载这一篇,此次也有幸收录,那么您觉得《狩猎愉快》从铅字走向光影,并成为流媒爆款,它具备哪些优秀的特质?
Y:《狩猎愉快》真的是相当令人惊喜的优秀作品,当然也是我在爱死机第一季最喜欢的一集。它简直是完美的中西结合,让古老大地的传统道法与蒸汽朋克的科技发展发生碰撞。同时又相当具有女性主义:女主角艳儿虽然经历苦难,但最终从被捕猎者转变成了捕猎者,甚至从碳基转变成了硅基,然而终于有了强大的力量不再任人宰割。这些都是受众们(读者/观众)会喜欢的主题。而且无论中外,在科幻作品中看到/听到“狐狸精”这三个字,都算得上某种新奇的体验了。
而且个人觉得,小说原作比电视剧集的改编还要更加好看,因为刘宇昆老师的文字描写细腻而精致,角色刻画也更加深入,比如男女主角的相处细节和感情发展。这些都是短短一集电视剧无法完全展现出的。所以希望大家都来读读这篇小说原作呀!
*《狩猎愉快》剧照
Q:《狩猎愉快》目前对很多读者来说可以算是刘宇昆先生的一大代表作了吧!在《狩猎愉快》以外,我们还能从刘宇昆先生的许多作品中看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如《隐娘》《剪》《人之涛》《灰兔、红马、黑豹》等等,贯穿他小说创作生涯。从您对刘宇昆小说的翻译经历来看,您认为刘宇昆的小说是如何将东方文化元素与科幻相结合的?对中国读者来说,您认为这样的作品会引起某种别样的感触吗?
Y:就像上面说的,刘宇昆老师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完美的中西结合风格。古老的东方元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得好的,外国读者也许看不出来,但中国读者肯定能感觉出是否“正宗”。
另外,作品中所展现的旧社会中国人民的苦难、中国女性的苦难,也更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
而且,对于中西文化都非常了解的小刘老师,在其作品中的立场非常公允。比如某篇作品中关于全球资源不均等问题,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压迫等等,也都是站在公平的立场上进行中肯的讨论。中国读者应该能感受得到这种不同于纯粹西方语境下的立场。
Q:刘宇昆的作品中常将角色的家庭张力作为故事展开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亲情也是他故事中反复出现、探讨的主题。《思念与祈祷》《关于我母亲的记忆》《七个生日》《偶像》中,这一主题结合科幻母体从不同侧面和向度展开,使故事不落窠臼地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可以请您谈谈您读到这些故事时的感想吗?以及您是怎样看待刘宇昆小说中的这一主题的?
Y:上面也提到了小刘老师的女性主义。他作品里的与家庭有关的大部分角色都是女性,而关于女性角色的描写,看不出任何男性视角,能看到的都是作为人类个体的内省和思辨,也充满了共通性和同理心。
比如《偶像》的最后,角色之一在对自身进行了一系列反思后,得出“善待你自己,善待你察觉到的那些不完美之处。”这便是能让读者与角色和作者一起产生共鸣的地方。还有《关于我母亲的记忆》讲的是一位母亲对女儿纯粹的爱,这种爱跨越了空间时间,陪伴了女儿的一生,篇幅不长但是特别令人感动。我也看过不少类似母题的作品,但刘宇昆老师的这个短篇,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就被感动到落泪(真的!),那种字里行间满是温情的细腻表达,相当具有个人特色。而在《七个生日》中,家庭的意义便是一种爱的传承,一种探索精神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希望永存。
Q:说起来刘宇昆先生当年拿下雨果奖、星云奖、世界奇幻奖的作品《手中纸,心中爱》(又名《折纸动物园》)也是以中国移民二代的家庭关系为背景创作的科幻故事,故事中对科幻和东方元素、亲情关系的结合打动了无数人。《关于我母亲的记忆》《七个生日》的故事或许正一脉相承了这一关照,延续着动人的故事。
说到刘宇昆创作的延续性,《狩猎愉快》中涵盖了数篇刘宇昆近年新近的创作,如《尤马机甲》《爱的镜子》《致已宣布有意接管地球的知觉人工智能的一封公开信》等等,像《每个与人类合作的人工智能应该知道的50件事》《偶像》等篇目更是首次中文译介。您认为相较于一些更广为中国读者熟知的刘宇昆作品,这些新篇目有什么不同之处吗?会给中国读者带来怎样新的惊喜?
Y:与前些年的经典作品相比,这次的一些新短篇涉及到了不少当下(近几年)才出现的议题。比如虚拟偶像、人工智能的新进展、网络暴力等等。除了这些严肃话题,还有一些很有爱的小细节,比如《公开信》那篇里,提到了可能只有年龄大一点的读者才能完全领会的微软“大眼夹”、任天堂“红白机”等等,而且结尾也非常俏皮,读到最后肯定能让你会心一笑。
Q:真的迫不及待想让大家看到刘宇昆先生的新作品了!最后想问一下雅典娜老师,《狩猎愉快》短篇集里,您最喜欢的作品是哪篇,最期待看到影视化的是哪篇?
Y:最喜欢的当然是与书名相同的这篇主打小说《狩猎愉快》了!
其次是《七个生日》,也就是最期待看到影视化的一篇。
个人感觉,这篇小说如果影视化,甚至值得一部电影。它讲的是母女三代的传承,主角与母亲为了这颗星球的未来有着各自的追求,内容涉及拯救全球变暖的行动;人类意识上传和数字形态的永生;外星殖民地的开拓和精神与肉身生命的共存……这些当然值得拍成一部电影!
这篇小说中的讨论也非常符合当下的全球议题:“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是真实存在的。”“富裕的国家才是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它们希望贫穷的国家停止发展,停止消耗大量能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正确”,我个人希望它能影视化然后被世界上的更多人看到。
而且,这篇小说里还涉及了很多可以视觉化成宏大场面的细节,我在阅读时甚至脑子里都在给自己放电影:为了拯救全球变暖要在高空喷射酸雾的战斗机群;三千亿个人类思维居住在数据中心里的数字化人生;飞向外太空,并将行星打碎塑造成戴森球星系的建造过程……在当前影视特效技术的手段下,这些场景的视觉化呈现一定相当壮观。
最热文章
【榕哥烙科】第537期:进化的速溶咖啡,如何越来越醇?
“瓷韵中秋,科技添彩”——2024年中国科技馆陶瓷主题中秋专场活动
守时大神——空间冷原子钟
《爆款好人》:网红是如何吸引眼球的?
【榕哥烙科】第541期:想要一口好牙,只靠刷牙可不行
中国科学技术馆2024年体验官招募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