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雪
2021年似乎“嗖——”得一下就走到了年末。裹紧冬装,戴上手套,走在阴冷的成都大街上,呵一口气,望着那升腾的白雾,不由得生出一种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的隐约的惆怅。
我不知道你们更喜欢冬天还是夏天?反正我是夏天派的,且不说冬日的萧瑟,光是这冷得跳脚的温度就让我实在提不起什么好感。好在,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首先请出我们熟悉而久违的老朋友——夏笳老师!这次她带着她的新作《灵隐寺僧》,一步步带领我们走进了一座笼罩在祥和法云中的寺庙。
这寺庙看似古朴,但其实暗藏玄机,整座灵隐寺都笼罩在一个巨大圆拱形宝盖之下,仿佛一道看不见的壁,轻如云,凉如水,坚硬如金刚玻璃。是不是脑中都有画面了?不要慌没有走错频道,这确实是科幻小说,因为这其实是LINGcloud——一种以碳纳米元件为基础的新科技,能够结合空气中的水分子,像云一样自由流动,带来梦幻般的交互体验。
然而这还不算最厉害的,LINGcloud还将整个寺院智能化,计算出每个人善恶果报的“业”,再与LINGpain相结合,让众生能够通过云端体验彼此的痛苦,从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得不说,这篇《灵隐寺僧》具有非常强烈的赛博感,青灯古佛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反差感极强,同时又是一篇充满悲悯情怀的作品,浓郁的中国色彩在这里与科幻相通,读罢感受非常独特。顺便一提,我们还对夏笳小姐姐进行了人物专访,“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相信她的心中科技一定像是那株从山中带来的兰花草,虽花苞未绽,已有暗香盈室。
另一篇《两个日出的故事》小雪也强烈推荐!索木老师严格来讲也算是老人了,以前也上刊过好几篇,但这一次他用了新的笔名,一个无奖竞猜由此诞生哈哈哈!(你好烦!)说回小说,其实这篇小说的标题就颇有隐喻,全篇双线并进,讲的却是人类的“同一个”故事。
说到严寒冬日,大雪皑皑,作为弱小的碳基生物,为了生存所求的莫过于一个温暖的庇护。而机缘巧合下,人类的祖先尚且在茹毛饮血之时获得了“料”的用法,成功地把“哈塔神”装进了罐子,带来了生机。
但科技本就是把双刃剑,它本没有好坏,端看人类对它的使用。就好比上一个故事中,方丈利用LINGcloud造福了社会,那么这一篇小说中的人类又会对“料”做出怎样的选择?
凉言老师的《外星画家》也值得一读。他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了一个普通女子的大半生。她第一次见到蒙洛这种生物时,是在前父亲的家里。那时她还未曾意识到,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外星宠物,会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影响她的生活,让她读到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一场持续了十几年的单恋,又比如一次可疑的死亡……
小说简练干净,但所营造的微妙诡异的氛围感极好,淡淡的悲伤充斥着全文,却最终又化为平常,是篇风味独特的小文。
还有孟槿老师的《少女症》。可以说,这篇小说浓烈的日式风味可算是给好这一口的读者们发福利了!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讲了一个警官追查失踪的妹妹所引发的故事,重点是人物的塑造和环境的渲染,很容易就带我们走进了异国他乡,感受那一抹无法消散的悲伤。
特别是最后的结尾,更是让人意料之外,却又无比合理。被关进笼子里锦衣玉食的小鸟究竟想要什么?我们凑近了它,俯下身来,细细地听,才依稀可辨——“我想死。”
最后一篇“银河奖征文”则是索爷带来的《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故事设定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在这个时代,过去意义上的“患病”并不常见:一切老祖宗有意或者无心留下的致病基因都在我们还是受精卵时就被提前清扫出局,人类跟自动化大棚里的大头菜没啥区别——唯一的差别仅仅在于“我们”还有精神与情绪。
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与我的妻子在虚拟世界中结婚了,这是真正意义上合法的婚姻,当然她也是大数据计算下最与“我”合拍的女子。然而,按理说最为幸福的婚姻却让“我”总觉得哪里别扭,终于“我”在现实世界中碰到了一个让我魂牵梦萦但实际上连话都没说过一句的女子,“我”并不打算背叛我的婚姻,但却被自己疑似精神出轨而烦恼,最后他们的婚姻又将何去何从……
这一期的“世界科幻”带给大家的是2021年西奥多·斯特金奖入围作品《无线附体》。西奥多·斯特金奖是1987年设立的专门关注科幻短篇的奖项,可能没有雨果奖、星云奖那么盛名在外,但三十多年来扎扎实实为科幻文学贡献了非常多的新人,帮助他们成长。
萨米·西迪奇作为一名科幻新锐,第二篇科幻作品就有如此成绩,可见其天赋。阅读原作时,编辑和译者都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一种文学性的细腻,而不是传统“改造落后”叙事,而是直面现实的个体生活。身在异乡、活在故乡的自我矛盾是当下全球城市化人口流动的通病,作为一名印巴族裔,萨米将这些都落在了作品细节中,动人而轻盈。
至于2021年“校园之星”收官之作《照相的西西弗斯》,不知各位看官可还满意?虽然它的科幻性不算很强,但是里面所塑造的人物、所营造的氛围、所展现的立意,都让小雪十分喜爱。短短五千来字的小说,反转再反转,非常富有戏剧性,可读性也很强。同时,出去小作者自己点出的“西西弗斯”的隐喻,小雪还想把文中的主人公比作“庄周”。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当然,这只是我的解读,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们读了才会知道。
最后再说一个“特别策划”——《拯救,抑或毁灭》。后启示录一直是科幻中一大经典题材,自诞生之初就多少带点儿宗教末世宿命论的意味。要论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非小维尔特·M.米勒的《莱博维茨的赞歌》莫属。
有趣的是,后启示录所展现的那种后末日时代文明重建的“新世界”,在此之后,也通过一系列深受米勒启发的科幻影视、动漫、游戏作品的再演绎,有了一个颇受其拥趸的新名词——废土。这次,我们特别邀请了一款以废土和轻科幻开放世界为主题的游戏题材创作者分享他们的冒险故事,具体内容后续会陆续进行爆料,敬请期待吧。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感谢各位小伙伴和大朋友又与我们走过了充满欢笑与泪水的一年,共同的回忆铸就了我们的羁绊,新的一年有你们真好!
最热文章
【榕哥烙科】第537期:进化的速溶咖啡,如何越来越醇?
“瓷韵中秋,科技添彩”——2024年中国科技馆陶瓷主题中秋专场活动
守时大神——空间冷原子钟
《爆款好人》:网红是如何吸引眼球的?
【榕哥烙科】第541期:想要一口好牙,只靠刷牙可不行
中国科学技术馆2024年体验官招募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