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3D打印机将于2019年7月发射到空间站,目标是在太空中打印人体组织。(图片:Techshot Inc.)
一种新型3D打印机将于本月搭载SpaceX货运飞船发射到国际空间站,其目标是在太空中打印人体组织。
该打印机的正式名称为3D生物制造设备(BFF, 3D BioFabrication Facility),旨在使用成人细胞和成人组织衍生蛋白(或氨基酸链)作为活组织的原料。航天设备运营商Techshot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最终利用3D打印机制造心脏或肺等人体器官的第一小步。
Techshot正在与3D生物打印机和电子打印机制造商nScrypt合作开展该项目,Techshot表示:“BFF的初始阶段可能持续两年左右,将包括创建厚度不断增加的类心脏测试打印组织。”
Techshot补充说,BFF的下一个计划阶段将持续到2024年左右。这将包括在太空中制造心脏贴片,然后在地球上使用小动物去评估它们的表现,比如老鼠。
Techshot说:“最终,BFF的长期成功可能会减缓目前捐献器官的短缺情况,并消除必须先有人死亡才能让另一个人获得新心脏、其他器官或组织的前提要求。”
虽然在太空中制造人体组织非常昂贵,但在微重力下进行这项工作是有好处的。Techshot说,在地球重力的影响下,地球上的人体组织很容易会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坍塌,“结果就像一坨胶土。”
然而,该公司表示,在微重力条件下,3d打印的人体结构将会保持稳定和坚固。这些太空打印的组织就可以被放置在细胞培养系统中,慢慢变得更强壮,并承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nScrypt的首席执行官肯•丘奇(Ken Church)个人很希望看到BFF获得成功,因为他的女儿24年前出生时只有一个肺。丘奇在Techshot的声明中说,虽然他的女儿今天仍然很健康活跃,但他清楚地记得他当时很希望医生能给她做第二个肺。
丘奇说:“组装人类的肺或其他器官仍需数年时间,但这已经不再是科幻小说里面的情节,BFF是实现目标的路线图,而这个BFF团队知道应该如何去遵循这个路线图。毫无疑问,我相信总有一天BFF会为像我女儿这样的人提供第二个肺。”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