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机械公敌》中的家政机器人,从送快递到料理家务,几乎无所不包;《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简直就是如今家用机器人的智能化与高阶版本;《澳门风云2》里的智能机器人管家傻强,平时斟茶、按摩、洗衣服细致入微,遇上主人危险还能出手相救。
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曾经只是塑造出来的虚假形象,现在已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我们生活中。不知疲倦,会无私陪伴的机器人,能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最近一段时间,记者接触了多位人士,在走访多家餐饮店和超市中,认识了一些不同功能的机器人。那么,就从与机器人一起生活过的人和事说起吧。
买个家用机器人干活,让生活变得简单
在椒江景元社区李庆生家客厅,智能扫地机器人,老老实实地呆在一个角落里。
听说记者对这个“小家伙”感兴趣,李大爷高兴地介绍起来:“女儿去年送给我一份礼物,我拆开,发现是一个圆圆的纸盒。刚开始我还以为是玩具,在看了产品说明书后才知道,原来是一个扫地机器人。我就抱着好奇的心理去用它。没想到它还挺‘能干’的,不仅会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而且碰到障碍物,还能自动改变路线。更使我感到意外的是,电快用完时,它还能找到地方自己充电。这台不起眼的扫地机器人,现在已成了我家的清洁小帮手,我和老伴轻松多了。”
同样得以解放双手的,还有家住黄岩君悦华庭社区的王淑英。在她家的窗户上,记者看到一只爬在上面的擦窗机器人,它的形状呈正方形。
“吱、吱、吱……”只见擦窗机器人在不停地模拟着人工擦窗时的动作,还能自动侦测窗框。记者发现,它擦拭过的玻璃,无刮痕,很干净。
“今年年初我买了个扫地机器人,很灵活,能钻到沙发、床底等一些平常清洁不到的边缘死角。最近,我又在网上买了擦窗机器人。这款网上卖得挺好的,3000多元。在网上,我还看到多款擦窗机器人,价格在1000多元到3000多元。以前擦窗,普通的工具不给力,很累也不安全。有了擦窗机器人,只要打开底部的白色开关,听见它发出类似于吸尘器吸尘的声音,就表示它已进入开启状态。这时只要把它放在玻璃界面上,它就会牢牢地吸附在垂直的玻璃表面。接下来,只需要按一下‘一键操作’按钮,机器人就会自动运行。它内置的智能芯片,能有效地进行路线式的清洁,还能处理到边角。我买的这个新产品是2.0升级版,清洁效果很好。”王女士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台州经济开发区世纪联华超市,在一家专柜,记者向导购员王梨君了解到,他们店卖的扫地机器人进口的有两款,一款价格为2999元,不能自动充电;另一款运转速度很快,超薄且自动充电,价格3529元。国产扫地机器人,也能在这个柜台见到,价格相对低一些。
记者走访时得知,数年前,清洁机器人几乎由国外品牌“一统天下”。而近年国产机器人也开始抢占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器企业崛起,推出了款式丰富、价格亲民的产品。记者登录京东和淘宝等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清洁机器人”,发现销量排名前十的产品大多出自于“中国制造”。从智能化程度上看,国产产品毫不逊色;从价格来看,国产产品更具优势,价格从七八百元起步,1000多元便可买到比较称心的产品,这打破了智能产品的高价“禁区”。
在餐饮店,烹饪及托盘机器人乐坏顾客
除了清洁类的机器人,还有一种能当厨房帮手的机器人也开始登上一些餐饮店的大雅之堂。
步入椒江区天和路巨鼎广场战地食堂,只见厨房内摆放着两台烹饪机器人,蒸、煎、炸、炒、煮,一个不落下。它们的构造与滚筒洗衣机相似,高约1米,直径约50厘米。“大圆筒肚子”左侧,是一个约1.4米高的“柜子”,装有开关和小操作屏等,这就是机器人的“大脑”,所有炒菜指令都由它发出。紧邻圆筒处有一把水枪,能加水清洗锅灶。到这儿就餐的客人们,不知道自己吃的可能是机器人炒的菜。
记者看到,操作屏上,有烹饪时间、火力、油量、选菜和辅助等菜单。选择要炒制的菜品,该机器会根据程序设置,在不同的时间段发出炒制指令。
该店2014年8月开始使用的炒菜机器人,不仅大大降低了厨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炒菜的效率,口味也不比人工差,还能大幅度减少油烟排放,成为餐饮店一道新的风景线。
“你们看,这道炒芥菜的菜肴,就是它们做的。炒菜机器人对我们厨师来讲,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自动翻炒,而且搅拌较匀,炒菜速度快。一般情况下,4分钟左右就可以搞定一道菜,省去不少人力。根据设计,它们可以制作40余道菜品。我们店的机器人,做蔬菜最拿手。”店长李上川说。
在食品展示柜内,顺着厨师程天生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些烹饪机器人做的菜,与手工烹饪区别不大。问他们会不会担心机器人抢饭碗,李师傅拿着手里的勺子笑着回答:“每种调料放多少,还得看我们自己呀。配料是标准化的,所以炒出来的菜,也是标准化的。什么都靠它们,现在还行不通。”
在路桥区银座街一家火锅店,该店曾于2015年4月底推出机器人送餐服务。在二楼顾客用餐区,一个名叫琦雄的机器人,会端着顾客点的食物,一次又一次沿着轨道线行进。这个机器人高1.5米左右,全身色彩蓝白相间,手部和膝部各有一个大餐盘,用于盛放食品。该机器人的颈部,还系了条女式围巾,远远一看,还真像个服务员。到了点餐的餐桌前,它就会自动停下来,用普通话向顾客播报“您点的餐,请慢用”等。如果顾客不小心碰到它,或者行走的路线中有障碍物,它便会自动停止前进,并提示道:“顾客您好,麻烦让一让。”
对于餐厅内这个“萌萌哒”服务员,就餐的顾客都倍感新鲜,纷纷点赞。他们从机器人手中接过食物后,都会与它合影。
“买下和安装这台机器人,我们总共花费了10多万元。它会干活,还会说一些基本用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小家伙不会累,只要电充足,就能活力满满地投入工作。这个机器人,不仅让服务员省了一些力气,还吸引了很多顾客前来。尤其是小孩子,看到机器人后乐坏了,有时就会使劲地推它。去年年底,机器人因电机被烧坏,彻底瘫痪了,我们也就不得不停止使用它。”火锅店负责人郑永说。
记者走访后得知,目前我市一些餐厅和酒店,先后引进了烹饪机器人和机器人服务员等。随着我国对机器人研发水平在日益提高,机器人厨师或者服务员的功能和操作,将会逐步得到完善。也许某一天,这些真的能减轻餐厅用工的压力,而不是单纯地仅是一种营销手段。但是,即使如此,餐厅最重要的还是得回归到菜品和服务质量上面。因此,餐厅老板在思考如何省成本的时候,还应该思考如何管理,重视后厨和服务员等人的工作能动性。
针对当下机器人缺少人类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无法应对复杂工作环境的质疑,业内人士坦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可能完全依赖机器人。但他们同时也表示,机器人更多地代替人工是必然的趋势,未来的服务业等领域,机器人可能是主角,人可能是配角。
转自: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6-08/01/content_114760916.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本文来自:每日荐书
去年年前,我最后一次见小玲,是在我导......
莫名的,在一片沉默之中,我突然接收到......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