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苍月生
今年6月,《超级机器人大战》30周年的纪念作品《超级机器人大战30》发布。笔者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200X年的某个暑假,捧着橘味汽水,吹着空调,端坐在电脑桌前,双击鼠标打开视频门户网站,映入眼帘的是多到看不过来的机器人科幻动画……时过境迁,机器人动画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井喷”,在“废宅文化”逐步扩张后一度消声灭迹。近年来,随着科幻创作文艺复兴式回暖,《魔神Z》、《机动战士高达》、《普罗米亚》等科幻机器人动画电影的陆续引进与热映,笔者仿佛找回了些许往昔的时光。
这里笔者就简要地回顾一下超级系机器人的发展轨迹,以及其“软设定”中的“硬内核”。
铁人28与魔神Z——超级系机器人的起源
一般来说,超级系机器人动画的起源被认为来自于1958年由漫画家横山光辉(1934—2004)创作的漫画作品《铁人28号》。
与被更被我国观众熟知的哆啦A梦、阿童木等不同的是,超级机器人通常并没有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系统。因此,超级机器人与其说是“机器人”,倒不如说更像是种人形的载具,回顾《铁人28号》的原作剧情,观众们可能会发现它的情节与漫威《美国队长》系列有着惊人的相似——两者同样诞生与战火纷飞的二战,在浩劫中被埋没,又在若干年后被新世界重新发掘出来,赋予崭新的使命。唯一不同的是,在日式英雄幻想中,强大的力量通常会被赋予一位少年而不是超人的身上。于是在《铁人28号》中,少年金田正太郎得到了铁人28号的控制器,为除暴安良和维护和平而奋斗。
而除却超级英雄的桥段之外,《铁人28号》中也提出了一个颇为有趣,也被后世许多科幻作品所借鉴延展的概念。在故事中,铁人28号的操控器曾落入反派邪恶组织手中。如此以来维护正义英雄立刻就成了邪恶的破坏神。在此情节,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是——机器人(科技)是中立的,它没有善恶之分,可以用来造福,也可以制造灾难。
此观点被后世大量作品继承,各类超级机器人动画,机器人被反派夺取的桥段屡见不鲜,更有的作品里,正义的主角一方与邪恶的反派采用的是相同的技术。
其实,不光是在科幻作品中,即便是在现实世界里,科学技术的“善”、“恶”与“中立”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甚至衍生出不同的思想流派。
如果说《铁人28号》是超级机器人系列的先驱者,那么1972年由漫画家永井豪创作的《魔神Z》系列可谓真正将超级机器人上升为一个系列类型的开辟者。如果要比喻的的话,前者如同近代物理学鼻祖伽利略,后者则是物理学之父牛顿。
魔神Z系列中的许多设定奠定了后来超级系机器人的框架,例如驾驶舱位于机器人内部(铁人28号是外部遥控操作)、来自外太空/地球古代文明的敌人,热血的必杀技等等无一不被后来的作品继承。
此外《魔神Z》也开创了一个后续超级系机器人动画几乎必备的科幻要素——神秘新能源。作品中,人类发现了一种被称谓“光子力”的新能源,它是魔神Z的动力来源,后来的经典超级机器人作品,如《盖塔机器人》中的盖塔射线、《超电磁侠孔巴特拉V》中的超电磁力等,无一不延续了相似的设定。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的超级机器人动画一脉传承的并不见得是“超级机器人”本身,而是“新能源”概念。有人说,人类战争的本质是对资源的掠夺,而能源是一切资源的基石,换句话说战争,至少是现代战争就可以被理解为能源之争。那么,一种强大、取之不尽的新能源,人类是否能够避免战争呢?许多传统超级系机器人作品都有相似的基调——在特定的新能源下,人类建立了联合政府团结一致,然而此时人类却开始面临着自身之外的威胁。
但这些看似设定非常“软”超级机器人作品中,依然存在的一些贴合现实的设定,魔神Z中的光子力就是其中之一。在官方设定中,对于光子力原理的表述十分含糊,但是大致可以理解为将光存储起来,然后作为一种新能源加以利用的技术。
而不久前,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量子存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团队将相干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度刷新了2013年德国团队光存储1分钟的世界纪录。光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速度——30WKM/S,使光慢下来或是停下来一直是人类重要得研究方向之一,想要让光速更慢,那这时候就需要人工调控折射率。如1997年哈佛大学通过人工调控光的折射率,最后观察到光速可以慢到了17M/S。所以慢光的关键在于要人工调控介质的折射率,使得光在介质中的传输速度慢下来。随后,要做的便是“停光”,把光场的激发转变成一群原子的激发。这些原子就像一个渔网一样,他们把光子给抓住了,而原子是在晶体里面,它们被牢牢束缚住的,它们只能在晶体里面来回震荡,但是不能离开,这样我们就把光给牢牢地抓在晶体里。
就是将光储存起来作为一种新能源使用(应用光作为能源的原理可以参考光伏发电,因为篇幅限制本文不做累述),而此中产生的光能正与魔神Z中的光子力的非常相似。。
从钢巴斯塔到福音战士——“黄金时代”到“赛博时代”
而从中国观众的角度来说,著名动画导演庵野秀明的作品《新世纪福音战士》(简称EVA)可能是最被观众认知的超级机器人作品。但在本文中,笔者要先介绍庵野秀明早期的另一部作品《飞跃巅峰》。
从科幻元素的角度来看《飞跃巅峰》无疑是充满矛盾的,说其“矛盾”是因为这部作品竟将非常“软”甚至浮夸的设定与一些硬核元素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
说它软,是因为作为故事核心的超级机器人“钢巴斯塔”基本具备巨大超级机器人的一切要素——无穷无尽仿佛哆啦A梦四次元口袋般的武器载弹量、主角嗓门越大威力越大的必杀技等。说它硬核,是因为它将一些真实的科学概念融入了故事剧情里。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2014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主角在进入黑洞中归来,自己青春依旧,而女儿已经成为老妇的桥段。大多数科幻作品中都会刻意规避掉相对论所带来的时空效应,设想一下,假设主角在经历了一次亚光速航行后发现正常的时空里一切已经沧海桑田,昔日好友纷纷作古,世界已经天翻地覆,那故事就很难进行下去了。而《飞跃巅峰》却将这些元素统统融入了故事里。
例如在某一段剧情中,主角驾驶“钢巴斯塔”经历一场战斗后回到地球,发现昔日的同学友人已经成为少妇,闺蜜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孩子,而自己却依然是高中女生的模样。在故事的最后一集里,主角为了在银河中心引爆黑洞炸弹,不惜以机体的核心作为点火燃料,进入黑洞边缘。虽然两人最终还是成功存活,但从银河中心返回地球的亚光速航行,让她们的时间错位到了12000年后。这些要素的应用极大增加了故事的史诗感,令观众在欣赏激情澎湃的战斗时又不禁感叹宇宙的浩瀚,令人荡气回肠。
除却科幻要素,《飞跃巅峰》所想表达的精神内核也着实发人深省。故事中的反派——宇宙怪兽的形象设计来自生物蛋白质抗体,而宇宙怪兽的老巢位于银河系中央。也就是说,对于银河系来说,人类就像是病毒,整个银河系都想要消灭人类。然而即便在宇宙怪兽犹如群星般袭来的阵势面前,人类并没有低下头颅,表现出畏惧。人类驾驶着战舰,与完全由人类科技打造的超级机器人钢巴斯塔同宇宙怪兽们展开面对面的搏杀,甚至拆解木星,制造人工的黑洞炸弹,丢进银河系中心。
而在结局中,主角经历12000年的沧海桑田,驾驶着残破不堪的钢巴斯塔返回到地球上空时,原本一片漆黑的地球忽然用灯光打出了“欢迎回家”的字样——即便宇宙中的每一片星辰都与人类为敌,人类也会昂起高贵的头颅,向着头顶无光之海宣告自己才是这片宇宙真正的主宰!
这样的精神内核或许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却像一个热血青年一般令人激情澎湃。
不过呢,到了《EVA》,在非常相似的题材下(外星生物灭世危机,少年驾驶着决战机器人抵抗外星生物)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首先是机器人从人类科技变成了外星生物克隆体包裹了装甲(当然这么简单概况稍微有些粗糙,但是EVA的“机设”比较复杂,因为篇幅限制本文就不展开了)。主角同样平凡甚至有些“废柴”,但EVA的主角真嗣同学似乎并没有那种激昂又不服输的精气神。而在结局中(EVA的结局比较抽象,而且版本较多,一般来说,以新旧剧场版的结局理解)最终人类还是全灭化为了“橙汁”,虽然那未必意味着灭亡,但那也不再是以“人类”的形态继续存续了,当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仅仅只是笔者的理解而已。
从《飞跃巅峰》到《EVA》,两部作品由同一班人马打造,甚至连故事的设定构造都十分相似,然而给读者呈现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如果要形容的话,《飞跃巅峰》如同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心中充满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迈。而《EVA》则像是一位沉浮职场,疲惫不堪的中年人,开始“认命”、“随波逐流”。
有趣的是,这种“精神内核”的变化仿佛也映衬着科幻作品创作思路的变迁,从“黄金时代”的百花齐放,璀璨豪迈的星海征途,到“赛博时代”的霓虹灯影,龟缩于狭隘生存空间的苟延残喘。从何时开始,科幻作品不再是承载着幻想与未来的“预言”而是宣泄负面情绪的发泄口呢?
这不经让我想起去年大火的《赛博朋克2077》的剧本——即便曾经强尼·银手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世界依然一片灰暗。即便主角V单枪匹马摧毁荒坂,释放神舆内被囚禁的灵魂,夜之城也没有丝毫改变,甚至连自己都依然无法逃脱破灭的结局。
从何时开始,科幻应有的黄金光芒退散了,只剩下斑驳的锈迹?这难道就是人类真正的未来?至少,我不这么认为。
结语
超级机器人系列诞生于科幻创作的黄金时代,发展于科技爆发的世纪交替时代,又沉寂与当下的“赛博朋克世界初期阶段”。它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也见证了一代人,甚至是一代科幻创作的成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曾经承载激情抱负与人类荣光的系列,会以崭新的姿态再度进入公众的视野,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成为科幻世界中一个璀璨夺目的主序星。
毕竟,我们人类这个族群从来不曾“认输”。过去没有,未来不会。
最热文章
【榕哥烙科】第537期:进化的速溶咖啡,如何越来越醇?
“瓷韵中秋,科技添彩”——2024年中国科技馆陶瓷主题中秋专场活动
守时大神——空间冷原子钟
《爆款好人》:网红是如何吸引眼球的?
【榕哥烙科】第541期:想要一口好牙,只靠刷牙可不行
中国科学技术馆2024年体验官招募第二期